前不久,万国推出了大型飞行员和奔驰AMG G级的联名款,万国大型飞行员AMG G63。新款大飞“大G”,包括两款,分别是碳纤维表壳、18K玫瑰金壳。
万国大飞G63,碳纤维版本(左)和18K玫瑰金版本(右)。
奔驰AMG G63
大飞AMG G63,碳纤维表壳,公价328000。
大飞AMG G63,18K玫瑰金壳,公价264000。
其中,碳纤维表壳版本,是新款万国大飞AMG G63的主打款,手表使用了被万国称为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碳纤维表壳。
万国大飞G63,碳化硅陶瓷碳纤维。
新款碳纤维大飞AMG G63,定位非常高。
当我得知新款碳纤维大飞G63,32万的公价后,我的确有一些惊讶。毕竟万国同级别名表,像沛纳海潜行、真力时DEFY EXTREME的碳纤维表,公价普遍在10多万,最多在20万上下。新款碳纤维大飞G63的公价,不但超过了18K金款的价格,而且达到了30万以上,公价比金头金链的劳力士迪通拿126508都要高,真是碳纤维贵过了黄金。按照以往的经验,公价这么高的碳纤维,肯定不是普通碳纤维。果不其然,万国在碳纤维大飞G63上,又用了“黑科技”。
碳纤维版本的大飞G63,公价超过了18K金版本。
新款大飞AMG G63,陶瓷基复合材料表壳,是陶瓷还是碳纤维?
一句话概括,是陶瓷加碳纤维,成为碳化硅陶瓷碳纤维,表壳上的白色花纹,让它的外观更接近碳纤维。
碳化硅陶瓷碳纤维细节。
一般的碳纤维,使用环氧树脂(就是塑料的一种,在成型前是类似于胶水的液体),把碳纤维条或碳纤维片,给一层一层“粘”起来,在高温高压下,锻造出来,碳纤维表壳就成形了(所以叫锻造碳表壳)。
碳化硅陶瓷碳纤维细节。
万国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在碳纤维中,将硅注入到碳纤维的缝隙中,加温加压,锻造时,硅会形成碳化硅陶瓷,这样表壳就成为了碳化硅陶瓷碳纤维(PS.天然或化合物烧结而成的材料,就是陶瓷,所以硅在碳纤维里,烧结就成陶瓷了)。
碳化硅陶瓷碳纤维细节。
万国之所以要研发这种碳化硅陶瓷碳纤维,是因为一般的碳纤维表,有一个小问题,就是硬度不是很高。遇到磕碰,会磕出豁口,或者剐蹭出毛边。万国在2020年,推出过碳纤维的大飞,使用的是常规碳纤维。因为万国大飞46毫米的尺寸,表很大,戴着容易有磕碰,万国肯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研发了新的碳化硅陶瓷碳纤维,用陶瓷提升表壳硬度,同时保持碳纤维重量轻的优点。目前,新型碳化硅陶瓷碳纤维,是万国的独有技术,其他名表品牌没有同类产品。
万国大飞G63,碳化硅陶瓷碳纤维。
万国2020年推出的碳纤维大飞。使用常规碳纤维。
万国使用新型碳化硅陶瓷碳纤维,制作大飞G63的表壳,而手表的表冠、底盖,也使用了一种万国独有的领先材质,瓷化钛。瓷化钛,本质上就是钛,是万国在加工钛金属时,当加温到特定温度,钛金属的表面,会陶瓷化,硬度提升。在保持钛金属重量轻的同时,比一般钛金属更耐划。万国新款大飞G63,表壳和外部部件,全部都是名表世界中,最领先的材质。所以,大飞G63为什么价钱能超过一般碳纤维表,就不难理解了。
大飞G63,表壳是碳化硅陶瓷碳纤维,表冠是瓷化钛。
碳纤维大飞G63的表壳还有一个细节。碳纤维大飞G63尺寸46.5毫米;18K金壳大飞G63是46.2毫米。为什么碳纤维版本要大那么一点点。是因为碳纤维表壳,里面要加金属衬套,用来安装机芯和上底盖,所以表壳就要比18K金壳版本,大一点点。
碳纤维大飞AMG G63的颜值,也不一般。
万国新款大飞G63,使用“双眼”盘面。左边是小秒针,右边是7天动力显示,日历在6点位。是一只“小三针”表。
万国大飞G63,使用了双眼盘面,这在大飞上,相对少。
使用双眼盘面的大飞,左为大飞小王子年历,右为大飞左撇子。
熟悉万国的玩家都知道,万国大飞,基本都是“大三针”。使用中央大秒针,动储在3点位。实际上,万国在之前,推出过几种“小三针”大飞,比如万国大飞“小王子”年历,万国大飞“左撇子”,都是双眼的“小三针”。双眼盘面,让大飞G63和市面上绝大部分大型飞行员,形成了明显区别。
大飞G63,双眼盘面,9点位是小秒针,3点位是动力显示。
大飞G63的盘面,有菱形格纹装饰,小小的菱格纹有5个切面,在不同光线下,铺满格纹的表盘,波光粼粼。加上双眼小表盘中的唱片纹装饰,大飞G63的细节做工非常到位,在运动之外,豪华感非常强。
盘面菱形格纹,有5个切面。
万国大飞G63,使用万国52010自动机芯。52000系列机芯,是万国著名的7日链机芯(7天动力),也是万国自动机芯中的高端型号。目前,主要使用在大飞、葡萄牙7日链上。
万国大飞G63,使用的52010自动机芯,底盖模仿了大G的备胎罩“小书包”。
52010自动机芯,使用双发条盒,使用啄木鸟上弦机构(比勒顿上弦)并已经换装黑色陶瓷上弦棘爪和上弦齿轮,摆频提升到28800次/时。相比早期52000系列机芯,52010在走时稳定性上,上弦棘爪耐磨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高。在机芯装饰上,万国52010上层夹板有日内瓦条纹装饰,下层夹板有珍珠纹装饰,机芯镂空部分比较多,夹板下的双发条、自动上弦机构,都可以看到。机芯尺寸达到38.2毫米,即使装在46的大飞中,都非常饱满,看着非常过瘾。
万国大飞G63,机芯细节。
为了配合大飞G63的外观,手表透底的蓝宝石玻璃,做了熏黑。并且在底盖上,印了奔驰的LOGO,模仿大G备胎罩“小书包”的样式。
万国52010自动机芯
万国和奔驰AMG,已经合作了将近20年。
万国和奔驰AMG从2004年开始合作(注意,是AMG这条线),到今天已经近20年,推出了非常多联名款手表。而这只大飞G63,是近几年中,定位最高的一只联名款。客观的说,30多万的公价,的确比较高。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如果大飞G63在射程之外的话,那么F1奔驰AMG马石油车队联名款飞计,是非常合适的一只。
万国飞计,AMG马石油F1车队
Valjoux 7750计时机芯稳健可靠,为无数表款提供动力,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昵称“Workhorse”,极具传奇色彩。Valjoux 7750的辉煌历史由IWC万国表、TAGHeuer泰格豪雅、Chopard萧邦、百年灵、沛纳海和欧米茄等众多大牌共同塑造,如今这些品牌都高声宣告“自主制表商”的地位。
于是IWC在制表材料上对“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进行了升级改造。2009年,IWC万国表首度以氧化锆棘爪(上图左二)取代铍铜棘爪(上图左三),成功打造51900型机芯,为葡萄牙系列陀飞轮逆跳腕表提供动力。这项改进在减轻磨损的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喜欢手表的表友分为很多的流派,有外观流.技术流.实用流....。我感觉自己算半个技术流和半个外观流,因为多年前是学钟表维修的,后来改做关于“美”的行业了。提到万国这个品牌,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第一想到的就是“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技术。
2021年2月,泰格豪雅与保时捷建立了汽车制造商和制表商之间前所未有的强强联盟。继成功推出令双方的爱好者们均欣喜不已的五款时计之后,现在,第六款作品也已问世:全新的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保时捷Orange Racing计时码表,尽显这两大品牌对赛车竞速共同的持久热情。泰格豪雅与保时捷拥有共通的丰富历史、独立而强大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杰出设计的执着追求。约70年来,他们的发展足迹在赛道内外相遇交织。泰格豪雅与保时捷之间牢固而持久的纽带主要以双方在赛车运动中的共同渊源为基础,而Carrera这个名字本身无疑是最为显
史上最复杂的飞行员腕表之一。IWC万国表自制机芯提供七天动力储备,驱动全套复杂制表功能。这包括以四位数字显示的万年历,以及日期、星期、月份、月相显示。所有显示均可通过表冠轻松调节。IWC的万年历介绍,貌似在2100年需要手动调教一下年份,之前只需保持手表正常走时就能正常显示了。我理解是如果你不是00后的话,可以说根本不需要关心返厂调时的事情。
而这枚腕表则是马克十八系列中的一款,具体型号为万国飞行员系列IW327001腕表,和马克十七相比,在功能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在具体细节上却发生了不少改变,比如三重日历功能变为单日历功能,表径由41毫米变为40毫米,6点和9点的数字时标回来了,12点钟位置的三角时标移到了下方,15分钟刻度时标也变得更为纤细等等,这些变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复古或经典风格的回归。为了佐证这种认知,我们可以再看一下更早之前的马克十五和马克十六。
手表上days是日期的意思,days这个单词有时代和在白天的意思。手表调整日期时间1、手表在设置中首先最重要是牢记不要在晚上8时至零晨3时,使用快速传送机制,而且绝对不可以在午夜之后反时钟方向调校表针。2、在上述时间之内,日历机制的转换机制正在运行,如果以反时钟方向调校表针会破坏机芯的性能。3、设定IWC万国表万年历腕表必须注意特别的规定,例如设定达文西万年历腕表、型号1850或GST自动闹表等配备额外日历显示功能或特别日历设计的腕表。
最近有很多粉丝询问万国表的情况,它属于什么档次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品牌。业内人士通常称其为IWC。万国的品牌档次略高于欧米茄,但低于劳力士。可以说,它位于这两个品牌之间。万国的知名度不如欧米茄高,也不如劳力士广为人知。虽然它的受众群体相对小众,但高端车的中控台采用了万国的手表,这是许多男士的梦想。
考虑到帝舵表,万国表没有效仿劳力士树立的榜样是一种耻辱。与之相反,万国在他们的许多手表中仍然使用了第三方 ETA 机芯,而不是他们很酷的内部生产的机芯。因此,如果您认为一款配置有内部机芯的万国表对您很重要的话,您必须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事实上,由于一些收藏家更喜欢由内部机芯驱动的更昂贵的万国表,因此会在一些排名中将万国表排在劳力士之上。
事实上,IWC万国表和梅赛德斯-奔驰的合作由来已久,在奔驰S级、AMG级别以及迈巴赫S级都能看到IWC石英表。作为高端豪华的代表,IWC万国表和梅赛德斯-奔驰都专注于技术创新,两者完美呈现的工业设计之美,对各自的领域影响深远 或许是基于相通的原理,汽车和钟表品牌特别热衷于跨界合作。车与表的结合诠释了人类对于机械制造领域的探索与不断创造的精神。我们来盘点一下车与表的经典跨界合作 。
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同年9月,滴滴打车宣布将品牌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同时推出崭新的品牌LOGO。原有的品牌LOGO展现了具象化的出租车形象,尽管在过去是非常合适的,但现在却已不足以反映滴滴多元化的业务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传达他们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滴滴选择了重新塑造他们的品牌形象,包括推出D字新LOGO。
接下来就是启动啦。把引以为傲的阿斯顿马丁钥匙插入启动,在中控上方,而档位就在启动键两侧。阿斯顿马丁是隐藏式门把手,需要用手按压门把手前端使其出来,再慢慢打开它微微上扬的天鹅门。阿斯顿·马丁汽车标志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一样。进入驾驶位之后,首先是调整座位,在座位的右侧,听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车主在调整座位是不会刮花手表?设计师觉得阿斯顿马丁车主都会戴手表?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