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最为经典的就是八七版电视剧了。演员的表演到位,人物的刻画细腻,就连他们的穿着、头饰,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漂亮。
就拿这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三种古代头饰:抹额、卧兔儿和昭君套来说吧,它们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不但尊重了历史,更是符合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
抹额
抹额这种头饰的历史是比较长的,大约兴起于夏商周时期,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就大多是戴这种东西的。
抹额是男女通用的,它最早的作用是束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想要理发、剃须,那可不行,在古代可是只有受刑的人才有这种“资格”。
可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儿的时候,这长长的头发却又太碍事儿了,于是,人们就用布条勒在额头上,这样就起到一个束发的作用。这和现在很多长头发的球星,在比赛时脑门上勒的发带,是一个意思。
逐渐地,抹额成了军队中仪仗队的一个标配了。据说秦始皇在巡狩海滨的时候,有海神的队伍来朝拜他,“皆戴抹额绯红大口袴,以为军容礼。”海神肯定是人们虚构的了,但抹额这个装扮,却一定是秦汉时期的军队里本来就有的。
其实抹额这个名称,是到了唐朝才叫起来的,当时也是作为军队中仪仗队的装扮。到了宋朝,男人们又开始流行包头巾,抹额在军旅中的使用就变得少了。
流行元素总是轮转的,到了明清时期,抹额又再度盛行起来,样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绣花的,还有缀上珍珠、宝石的。后面也不一定就是系扣的了,讲究的抹额,两端已经有了金属的搭扣,佩戴起来就更加的方便了。
一个抹额的宽度,以及华丽程度,同时还表达着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在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家主子们戴的抹额,就比刘姥姥戴的那个要精美;贾母和刘姥姥作为老年人,她们戴的抹额,就比年轻人戴的要宽一些,古朴一些;李纨作为一个守寡的青年妇人,她戴的抹额,甚至都不如赖嬷嬷戴的那个漂亮。
贾宝玉,是荣国府里凤凰一般宝贵的人物,所以他一出场,就是“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的,看着就是那么的名贵。
卧兔儿
卧兔儿,是由抹额演变过来的,它把额头处的布料或绸缎换成了毛皮,然后再系在脑后。从正面看起来,就像一只趴着的毛茸茸的小兔子,中间镶嵌的珠子或宝石,就像是兔子的眼睛,很是可爱。不过这个卧兔儿,可就是女性使用的专利了。
想要佩戴好卧兔儿,还要把头发梳成相应的样式,它可不像抹额那样,无论什么样的发型戴起来都百搭。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闲极无聊,就给芳官改妆,把她周围的头发剃去,露出了碧青的头皮,再把剩下的头发从中间分开,说是这样的话,冬天就可以戴大貂鼠做的卧兔儿了。
当然了,这是贾宝玉对芳官的“作践”,明清时期的女子,在佩戴卧兔儿的时候,是绝不会把脑袋周围的头发剃去的。
不过,她们也要先把中间的头发梳的高高的,而且流行趋势还是梳得越来越高,不行里面就垫上假发。想想也是,脑门上一片毛茸茸的皮毛,要是不把中间的头发梳的高一些,看起来就不那么协调了。
卧兔儿兴起于晚明,这和明朝大力发展马市,与周围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是分不开的。随着贸易量的加大,许多的皮毛制品进入了中原的市场,而最为名贵的貂鼠和水獭,就成为制造卧兔儿的主要原材料。
卧兔儿的最早作用,当然是用来保暖的了,但到后来,它就逐渐成为了女人身份和奢侈的代名词,毕竟这两种材质都是比较贵重的。卧兔儿在晚明女人圈子里的地位,与英国女人的帽子,或者是当今女人们的包包很是类似。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中,佩戴卧兔儿的人物,也就只有王熙凤和南安太妃了,这也体现出了这两个人物的追求时尚和身份高贵。
昭君套
刘姥姥第一次见到王熙凤的时候,王熙凤就是戴着家常的“紫貂昭君套”的。
卧兔儿,是仅在额头处有一块儿皮毛,后面仍然是用布条系在脑后的,而昭君套,则一圈儿都是皮毛,这也是它被叫做“套”的原因。不过,昭君套可不是卧兔儿的“2.0版”,它有自己的历史。
昭君套这种头饰,在明朝刊刻的戏曲、小说的插图中,是只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女人才会佩戴的。当然了,他们佩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暖,而且也不会给它起“昭君套”这个名字的。
明朝时的北京可是边疆地区,它紧挨着北方的游牧民族。自从朱棣迁都到了北京以后,京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相互交流就变得多了起来,所以这种头饰最开始,就是在京城流行起来的,随后才逐渐传入了其他的地区。
可是,一个汉人佩戴游牧民族的头饰,总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于是,聪明的人们想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不是嫁给了游牧民族么,她不还是个大美人么,把这种头饰叫做昭君套,就让它既有了汉人的传承,又说明了其中所包含的异域风情。
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就好像当年王昭君去和亲的时候,戴的就是这个“昭君套”似的。
在电视剧中,除了王熙凤带过那顶家常的昭君套以外,就是史湘云在赏雪的时候,戴的那个“挖云鹅黄片金里子大红猩猩毡昭君套”了,想来是贾母送给她的吧。
不同的人物,佩戴不同风格、不同价值的饰物,这就说明了当年《红楼梦》剧组的工作人员,在细小的地方也是十分用心的。这也是八七版《红楼梦》,能够历时这么久,却仍然受人喜爱的原因所在吧。
6、包包头发型完成,如下图所示。大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旁边佩戴上自己喜欢的发卡等装饰。简单包包头的做法步骤如下:1、首先,把头发扎成一束马尾辫,如下图所示。4、把另外一束马尾往上拉,然后用发夹把头发盘在发型中间固定好。5、接下来把多出来的头发编成麻花辫,编好后卷回发型里面用发夹固定好。2、把扎好的马尾辫分成两束。
到了秦朝时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去掉了王爵,废除了封国制,改为郡县制,只保留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西周时期,贵族爵位分为六个等级,即王、公、侯、伯、子、男。当时天下最高地位的人是天子,称为“王”,原则上是没有“王爵”的。到了东周末年,一些诸侯擅自称王,自封王爵,但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人们都会有一定的美容护理需求。对于化妆问题,一般意义上,我们都是指女性出于一定的审美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使自己更加美丽动人。但是,宽泛的来说,美容化妆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胭脂水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还可以包括清洁类、护肤类、发用类以及其他各种清洁护理用品。
说起护肤品,大家恐怕可以罗列出一堆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不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现代人的发明制作。那么,对于古代的护肤品,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护肤品。女子从古至今都是爱美的,所以美容护肤至关重要。古代女子的美容护肤理念,其实与现代人差不多,都是先洁面,再护肤,最后使用其他改善肌肤的方法。
40岁到50岁的女人呢,想减龄不知道发型该怎么选,那接下来这编文章呢,一定要点赞收藏起来,以免以后找不到了。那下面这三款发型一定不要错过,尤其是第三款,谁剪都不会翻车。第一款挂耳短发鹅蛋脸心型脸可以配这款短发,圆脸方脸呢,也可以搭配这种八色刘海,如果发质太硬了,这类发型你就不要再考虑了。第二款不规则超短发女人到了40岁呢,可以大胆的来个突破,像这种锯齿型,阶梯型,还有狗啃式的刘海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年轻时尚,而且还很有个性独特,圆脸方脸呢,也可以配这款短发。
想要佩戴好卧兔儿,还要把头发梳成相应的样式,它可不像抹额那样,无论什么样的发型戴起来都百搭。就拿这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三种古代头饰:抹额、卧兔儿和昭君套来说吧,它们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不但尊重了历史,更是符合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抹额是男女通用的,它最早的作用是束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想要理发、剃须,那可不行,在古代可是只有受刑的人才有这种“资格”。
·先将头发分成左右两个部分,然后戴上秃子乐。秃子乐安装好后,将头发和马尾合并成一个整体,再戴上假发。·将假发戴在头上,用u形卡固定。然后将后面的马尾分成两份,套上发网。·将头发从发网中穿过,再穿过另一个发网,以确保头发更加固定。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边的头发。·将头发盘成一个发髻,注意将发尾收进发髻中。使用小发夹将发髻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从古到今,读书人都离不开背书的工具。我们现在的书包就起源于古代装书的袋子,后来才逐步改进做出了各种造型的书包。古人背负书籍的工具有很多种,较早的有书箧、书笈之类的书箱,这里箧、笈实际上是一种藏东西的小箱子。西安大慈恩寺有一幅摹刻《玄奘负笈图》,画面上玄奘便背负着装有佛经的行囊,称为行笈。行笈上方还悬有供夜间行走时用的油灯,是古代僧侣背负经书的行装写照。
现在很多微商都爱用一位清代贵妇作为免费代言人,这位贵妇热衷美容、美甲、面膜,坚持每天吃保健品,爱摆拍,每天花几个小时打扮自己,如果放在现代一定是顶级流量网红,她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御用""慈禧养颜秘方"等等广告文案,时不时出现在各路化妆品的宣传单页上,加上古朴典雅的外包装,真有那么点"宫廷秘方"的味道。
包包头的扎法图解,五步让你变优雅2020-05-21 22:31·玲姐的娱乐生活首先,把头发清洗干净;然后,使用适量的定型液,通常要采用比较随性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头发看起来会比较的蓬松,以便于我们后续头发的造型。用梳子倒梳顶部的部分头发,一定要留出一些厚度来哦。这样的一个步骤,是为了制造出我们头顶头发的蓬松度。
40—50岁女人发型短发方脸(40岁到50岁的女人想剪发该怎么选)
1、烫卷小短发:45岁以后的女性朋友也并不是都适合波波头,适合留长发的女人,可以试一下这款烫卷小短发!这款发型采用了三七分的方式,额头前不要留下任何的刘海,这样会使脸部的轮廓完全的呈现在别人的视线里。在发型的卷度上,也有一点小亮点,采用波浪大卷的方式,这样会让45岁以后的女性更加知性和成熟,比年轻的女孩多了一丝女人味!
开学了,还得要有书包、文具等。古代学子书包叫"芨囊”,"芨"和"囊"是不同的包。"芨"一般是用竹、藤编织的,用以放置书籍、衣巾和药物的筐;而"囊"是口袋,囊内常装一些印绶、钱币之类的值钱东西,便于贴身携带。今天已径正月初八,没有特殊情况,大概再有一个星期学生们就要开学了。学生们寒假在家里,加上疫情的原因,让大多的家长头痛,盼着让"大神们"尽快上学。现在上学前家长要给学生准备学费,安排食宿,选择托管,购买生活、学习用具等等。而古时学子开学,与现在的学生一样要备:学费,校服,书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