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没想到,朋友好意安排的一次黄浦江游艇观光游,竟变成了一场死里逃生的梦魇。
8月7日19时10分许,航行在黄浦江上的“伦蒂诺号”游艇突发火灾。“火势发展极快,从冒烟开始不到10分钟,半条船都烧起来了。”杨军一家四口和5个朋友,及游艇驾驶员和服务员,共11人被困“火船”。
“游艇驾驶员给我们分发了救生衣后就找不着了,也没有组织人员疏散。我和另一个朋友从船上拿了5个灭火器对着船舷灭火。”杨先生这样描述游艇起火后的情况,“他可能尽力了,只是缺乏应急救援的经验。”
所幸,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局民警陆静军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利用公安巡逻艇转移被困人员,才避免了人员伤亡。
记者多方求证得知,这是黄浦江上第一次发生游艇火灾事故。回溯这起事故,涉事游艇设施是否合规,游艇驾驶员的应急处置是否合理,乘员信息是否及时掌握?目前,各方说法不尽相同。
记者还发现,在游艇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各主管部门信息不同步、忽视消防安全等系列问题。
8月7日晚,“伦蒂诺号”游艇发生火灾
从发现冒烟到用电台呼救,“隔了十来分钟”
事发近一周,对于这次“死里逃生”的游艇游览经历,杨先生仍心有余悸。
据他描述,自己和朋友从北京来上海旅游,接待的朋友特意预定了两小时“夜游浦江”游艇游览行程。8月7日17时30分许,杨军一行9人登上了”伦蒂诺号”游艇。
这艘“伦蒂诺号”游艇的业主是“伦蒂诺(上海)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该公司游艇管理负责人凌祖进介绍,公司名下只有这一艘游艇,主要用于私人聚会、商务接待等活动,日常运营委托“诺莱仕游艇会”负责。他告诉记者,杨军一行的游览行程是“诺莱仕游艇会”安排的,“那个时段的游览,我们公司不收取费用,是免费给诺莱仕游艇会的会员使用的”。
当天19时许,距游览行程结束还有约半小时,游艇正停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附近。正在甲板上观赏浦江风景的杨军,突然看到“船屁股开始冒白烟”。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告知了游艇驾驶员。“游艇驾驶员表现得不太在意,说‘这是在烧机油’。听到这样的回答,大家也觉得应该没啥大碍。”
过了一会,游艇驾驶员再次发动马达,准备驶向终点停靠码头。就在这时杨军发现,船尾的白烟,已经变成了伴随“浓烈刺鼻气味的黑烟”。“我们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拨打‘110’报警。”
游艇内的火警警报也响了。
稍早时间,凌祖进接到了一名同业者的电话。“他说,我们的游艇冒烟了,然后我电话联系了游艇驾驶员,要求他将游艇停到附近的码头上。”据凌祖进说,当时游艇驾驶员正在尽力将游艇停靠到距离最近的国客中心码头。
根据游艇驾驶员事后向凌祖进反映的情况,游艇还没停靠好,船尾的白烟就变成了黑烟,并且冒出明火,游艇驾驶员发现马达已经无法发动,便马上通过海事电台向海事部门呼救。
杨军告诉记者,从他们发现冒白烟到游艇驾驶员使用电台呼救,“中间隔了有十来分钟”。
几乎同一时间,陆静军在巡逻到陆家嘴水域附近的公安巡逻艇上,看到对岸码头方向的一艘白色游艇冒出大量黑烟,隐约还看到了船尾有明火。他迅速指挥游艇驾驶员往起火游艇方向加速行驶。与此同时,他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要求前往救援。“大概用了一分半钟,巡逻艇停到了起火游艇边上。”
根据陆静军随身佩戴的执法记录仪显示,公安艇到达时是19时15分,与杨军描述的时间基本吻合。
经验丰富的陆静军在杨军等人的配合下,仅用10分钟就将游艇上的11名被困人员转移到公安艇上。过程中,有一名乘员在转移中不慎落水,也被及时救起。
公安巡逻艇监控视频记录下了陆静军救援被困人员的场景
发完救生衣,驾驶员就“找不着了”
“幸好大家都穿着救生衣。”陆静军告诉记者,水上救援难度比在陆上困难很多:“救生衣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我们只要上船,第一件事就是穿救生衣。”
“救生衣是临时找出来给我们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游艇驾驶员向海事部门呼救后,随即从船舱里拿出几件救生衣,但是不够。“那个时候船舱里舱里边都有烟了,我和驾驶员又冲进去了一次,再拽出来了一批救生衣,才让每个人都穿上了。”
杨军说,发完救生衣后,驾驶员就“找不着了”。火势愈发猛烈,他非常紧张。幸而因为自身职业关系,杨军有较为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危急之中,他和朋友一边展开先期灭火自救,一边将家人朋友和服务员疏散到甲板上。
据杨军回忆,他先组织家人朋友和女服务员,站到甲板的上风口位置,避免吸入有害烟尘;然后跟一名男性朋友用灭火器展开自救,“艇上一共5个灭火器,我拿了两个,朋友拿了三个,对着船舷扑火”。然而,船身的火势却越来越大,船的底部被烧得泛起红光。
在等待外界救援的过程中,乘客们惊慌加剧。“冒黑烟后就几分钟,火已经从船尾烧到船舱了……”杨军说,他们几乎就要准备跳水了。千钧一发之际,公安巡逻艇及时赶到,小孩、老人、女士、男士,按照这样的顺序,杨军一行在陆警官帮助下完成人员转移。“这个时候我才再次看到驾驶员,他和我们一起跳离游艇,转移到公安艇上。”
回忆整个脱险过程,杨军认为,游艇驾驶员在分发救生衣上“做得还算得当”,但没有看到对方协助灭火、疏散和安抚乘客。“他可能已经尽力了,只是缺乏应急救援的经验。”杨军说,“如果刚冒白烟时,驾驶员就立即呼救、处置,也许后面的情况不至于这么糟。”
最紧急的时候,游艇驾驶员去哪了?据凌祖进介绍,当时驾驶员应该在驾驶室内操作,试图将游艇停靠到码头。记者还了解到,另一名代表游艇运营方的女服务员,一直陪在乘客身边,但并不具备驾船能力。
“伦蒂诺号”游艇的人员配置是否合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规定,一般船舶出航时至少应配备一名驾驶员和一名值班水手,不过“军用船舶、渔船、体育运动船艇以及非营业的游艇,不适用本规则”。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规定看事发游艇配备一名驾驶员的行为并不违规。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额定乘员12人以下的“伦蒂诺号”游艇事实上在从事载客营业行为,游艇起火后,驾驶员的应对显得“分身乏术”。
“这种情况下,只要求游艇配备一名驾驶员真的合理吗?”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一旦载客游艇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只有一名驾驶员很难同时兼顾驾船靠岸、疏散乘客等必要的应急处置操作。
涉事游艇两个月前刚通过检验
事故发生后,游艇本身及相关设备是否安全合规,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包括游艇在内的各类船舶和汽车一样,都要进行定期检验。具体到游艇,根据不同材质,对检验年限的要求有所不同。根据海事部门提供的船舶检验规定《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13)》,金属材质的游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后的检验间隔时间分别为5年、5年和4年;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的游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后的检验间隔分别为3年、3年和2年。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船舶检验服务一般由海事局船舶检验处或船级社提供,主要检验船舶结构和设备的安全性。船舶通过检验后获得船检证书才能出航,船检不过关的船舶会被海事部门扣留。
凌祖进告诉记者,“伦蒂诺号”游艇在事发前两个月,也就是今年6月中旬做过船舶检验,并取得相关检验证书。负责检验的是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公安、海事部门均证实了这一说法。
但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火灾事故原因调查的初步结论是“因设施老化发生自燃”。
据了解,“伦蒂诺号”游艇为玻璃钢材质,属于纤维增强塑料。一位游艇行业媒体主编向游艇供应商求证了“伦蒂诺号”的信息后告诉记者,这艘游艇船龄近10年,期间经过一次转让,平时出航率较高。
根据检验规定,“伦蒂诺号”只需每两年检验一次。该行业媒体主编也对记者表示,像“伦蒂诺号”这样10年船龄的游艇,算不上超龄服役。“在欧美国家,很多船舶船龄甚至可以高达三四十年。只要保养维护得当,不大会出问题。”
但“伦蒂诺号”在通过检验仅仅两个月后,就出现“设施老化”的情况,这让一些受访者表达了疑惑。
上海某游艇俱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委托他们管理运营的游艇,年检之外,每半年会进厂做一次维护保养,“没有强制保养的要求,是我们出于安全考虑自己制定的规定”。
消防演练一年两次,涉事船员是否参与“不清楚”
游艇驾驶员是否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同样是此次事故的焦点问题。
据了解,为巩固和提升船舶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公安、消防等部门会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像游艇的话,一般是一年两次演练。我们或者消防部门会组织一次,游艇俱乐部组织一次。”上海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外滩水上派出所船舶专管民警朱永强说。
作为游艇安全的主管部门,上海海事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游艇俱乐部是法律规定的对游艇船员和乘员进行应急培训的责任主体。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游艇安全管理规定》,游艇俱乐部有义务对游艇操作人员和乘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另外,“每年黄浦江都会举行演练,涉事游艇是否参与,不太清楚”。
凌祖进说,相关主管每年都会召开安全会议,“伦蒂诺号”游艇的游艇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均有参加。
高级船员涂兴华长年在上海海事大学从事安全教学,他表示,因为此前没有发生过游艇火灾事故,部分船员的安全意识懈怠,对此应急处置“没有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应急培训技能是很容易生疏的,长时间不练习可能就忘记了。”
涂兴华还指出,国内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普遍“不够真实”,以书本知识为主,情境演练不足。“我在欧洲学习的时候,经常会进行实景培训,都是真刀真枪严谨的训练,经过了这样的演练,你的心理素质会大大提高,遇上事才能临危不惧。目前我们应急培训水平可能还有待提高。”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有网友质疑该游艇没有配备喷淋灭火装置。实际上,事故游艇最高可载人数为12人,法规没有强制要求配备喷淋器。一名业内人士认为,游艇失火后可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积极进行自救。“实际上,本次事故中的乘客也确实运用了艇上的消防设备,只是火势蔓延太快,乘客也并非专业消防人士,没能及时扑灭火焰。”
乘员数量信息未必能实时掌握
事发后,相关部门发布的通报显示,事件共导致11人被困,其中2人在转移中落水后被救起。但记者多方证实,实际救援过程中只有1人发生落水情况。
陆静军告诉记者,前往救援时,他并不知道游艇上究竟有几名被困人员。“我是把甲板上的人都转移到公安艇后,询问杨先生和女服务员才确认没有其他人员被困的,数了下,总共转移了11个人。”
据了解,目前黄浦江上的船舶人员登记工作主要是海事部门负责。凌祖进说,平时游艇俱乐部都会在出航前提前在码头向海事部门报备船员、乘员情况,也会记录在船艇自检表中。海事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是知道船上有几个人的。平时会抽查,碰到超载的情况会罚款。”
但游艇安全管理涉及到海事、公安、交通等多个管理部门,记者了解到,对于乘员情况和数量等具体信息,并非每个主管部门都能实时掌握;各部门之间也未完全建立即时信息沟通机制。
朱永强对记者表示,这的确是他们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强制要求游艇登记人员信息,目前缺乏法律法规支撑。游艇属私人财产,人家不愿意让你随便查的。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人员登记、核查才顺利了些。但说老实话,日常执行还存在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员信息不明,给水域应急救援埋下隐患。“管理和救援部门如果不能实时掌握船上人员数量等情况,可能会造成情况误判、错失救援时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次出事的“伦蒂诺”游艇当时停靠于国客中心码头附近,该区域水深较深,水流速度较快,“如果有乘客落水而没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一位船舶专管民警呼吁,应当建立水域安全管理信息互通、统筹协管机制。“各个相关部门一起建立管理信息互联数据库,共享船只的基本信息、航次、人员数量及实时的航行点位等信息,对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都有益处。”
(应被采访人要求,文中杨军为化名)
富豪的世界我们不懂,有钱人的玩法也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游艇、私人飞机,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极限。然而最近在一些圈子当中,游艇宝贝又成了富豪的新宠。这是一群年轻漂亮的女子,她们可以陪着游艇出海游玩,但是却要收取高昂的费用。
到三亚租游艇出海,多少钱一次呢?都有什么好玩的呀?最近很多朋友在问我这个问题,今天小哥就好好给大家聊聊在三亚租游艇的情况。小型游艇 租游艇的费用 三亚租游艇出海,有拼船的形式,也有包船的形式。大体情形都很类似,拼船就是几个人一起,合租一艘艇。包船的话,就是这艘船的使用权仅归包船的这一波朋友拥有。
5月11日,海星游艇集团又一艘108英尺超级游艇下水,这是海星asteria 108船型的第十艘作品,船长33.10米,最大航速可达23节,计划6月中旬交付。该游艇在香港停留6个月后,将运往澳大利亚停泊在墨尔本。asteria 108作为asteira超艇系列的第一款船型,自推出市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被誉为“全球耀眼明星”,以每年交付一艘的佳绩成为游艇业界传奇,正是得益于其高度个性化内装,卓尔不群的流线外型,性能优越的适航性和耐波性。
量词:艘,条 一艘船,一条船。 船,读音为chuán,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船”的基本含义为水上交通工具,如船舶、船只。在日常使用中,“船”也常做名词... 量词:艘,条 一艘船,一条船。 船,读音为chuán,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船”的基本含义为水上交通工具,如船舶、船只。
说到游艇,许多人总是会说,三亚的游艇都很低端,没有高端货,这是对三亚的不了解导致的。今天小哥来给大家介绍一款,100英尺的纯进口大家伙,阿兹慕100英尺游艇。这艘游艇常年停泊在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半山半岛帆船港的设计和规格,是能在全球排得上名号的,这里的游艇,多数都不差。阿兹慕100英尺在这里又算得上是一颗明珠一般,在码头闪闪发光。
先说说mcm,香港正价买没活动便宜不到一千,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mcm在韩国买最便宜,说一下mcm在韩国的购买须知:再说mk在香港专柜正价,比国内能便宜1k左右,但是美国最便宜,能便宜4成的价格....当然要是没有打算去韩国的可以找韩国代购..但是因为职业原因,看到现在代购确实水很深,所以找靠谱代购很重要...
先说说mcm,香港正价买没活动便宜不到一千,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mcm在韩国买最便宜,说一下mcm在韩国的购买须知:再说mk在香港专柜正价,比国内能便宜1k左右,但是美国最便宜,能便宜4成的价格....当然要是没有打算去韩国的可以找韩国代购..但是因为职业原因,看到现在代购确实水很深,所以找靠谱代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