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其多样性是最直观的生态指标之一。近日,南宁晚报《惊喜!‘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现身南湖!首次在南宁留下影像记录》的报道在南宁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
青头潜鸭现身南湖(中间为凤头潜鸭)
近年来, 每年秋冬季节,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候鸟会经停南宁越冬、补充食物,抑或是积攒体力后继续飞往温暖的南方,而南湖公园极具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成了“鸟的天堂”。据初步统计,从2018年至今,记录观测到的鸟儿至少有超过114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
鹭鸟停栖
如何留住更多的鸟儿,为鸟儿们创造更加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近日,南湖公园邀请了广西观鸟会代表、南京中科相关负责人等就南湖公园水文化进行专题座谈,共同为南湖公园打造水文化蓝色名片建言献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南湖鸟类朋友圈“新友”不断刷新
首次在南宁留下影像记录的青头潜鸭现身南湖,还“秀”了一波恩爱;“最会游泳的鸡”白骨顶鸡飞抵南湖过冬;“世界上最小的鸭子”棉凫又飞到南湖越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栗树鸭现身南湖;种群数量逐年减少的冬候鸟罗纹鸭罕见现身南湖……
近年来,南宁市多措并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河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水务建设,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2017年12月,南湖公园107公顷水域水质改善提升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改善之后,近年来,南湖成了各类鸟类集聚的乐园。据广西观鸟会观鸟爱好者观察记录,从2018年至今,观察记录到南湖的鸟类多达114种,其中,留鸟51种(主要以林鸟为主),候鸟63种(夏候鸟和冬候鸟),可谓“鸟类的天堂”。
鹭鸟觅食嬉戏
据广西观鸟会鸟类专项监测记录显示:2018年仅有8条观测记录,涉及19个鸟种;2023年截至目前,不到2个月时间就有观鸟爱好者提供35条观测记录,涉及65个鸟种。“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水鸟候鸟类。”广西观鸟会资深观鸟爱好者张卫进一步解释,以前南湖很少看到鸭科类水鸟,但目前监测到有14种鸭科鸟类,有罗纹鸭、栗树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绿头鸭、针尾鸭、白眉鸭、绿翅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青头潜鸭、棉凫等水鸟,其中不乏“国宝级”,譬如,今年首次在南宁留下影像记录的青头潜鸭。因为同为鸭科“性相近”,它们都喜欢结群迁徙,不分种群,混为一团,和谐共处。它们中,潜水最厉害的潜鸭属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等,可以在水下半分钟。而罗纹鸭、绿翅鸭等浮水性鸭也爱潜水,但它们潜水时后半身基本露在水面。最爱睡觉的是斑嘴鸭,常常一睡就是几个小时。
青头潜鸭湖中休憩(右下为黑水鸡)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节过后,这批“远方的客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想回家了。“每年四五月份或八九月份都有稳定的观测记录,且连续几年都能见到,说明南湖水域比较适宜它们生存或者觅食。”长期在南湖公园观鸟拍鸟、广西观鸟会资深观鸟爱好者黄立春分析指出。
创造生态环境条件
留住“常住户”和“远方客人”
为何近年来监测到的鸟类越来越多?如何留住这些“常住居民”和“远方的客人”?“要留住候鸟,首先要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栖息环境。”黄立春说出了公园的“待客之道”,即“筑巢引凤”,以环境留鸟。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植被茂盛。公园内的原生树种,为鸟儿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候鸟迁徙理想的休憩场所,也是绝佳的繁殖栖息地。二是环境多样性。公园有林地、水草、灌丛等多种生态系统,充分满足不同鸟种生存所需。三是人为干扰少。没有车辆出入和大声喧哗等噪声污染,鸟类得以在安静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当然,近年来,随着观鸟队伍不断扩大,提交观测记录的人多了贡献的鸟种自然也就多了。”
除了鸭科类的“远方的客人”爱上南湖,也有“候鸟”变“留鸟”的。在南湖公园,不少观鸟爱好者一年四季均拍到了譬如白鹭、池鹭、夜鹭等常见鹭科鸟类以及黑水鸡、白胸苦恶鸟等鸟类,“这些‘常住居民’我们不用专门创造条件,南湖现有的生态环境就足以满足它们在这里生活觅食。”张卫说。
群鸟觅食
营造多元生态环境
让更多鸟儿“自由飞翔”
“在南湖的夏候鸟中,既有世界上最小的鸭子棉凫,也有誉为‘凌波仙子’的水雉。”黄立春表示,水雉的爪子很长,经常在水生植物上面跑来跑去,完全不用担心沉下去。但唯一留有小遗憾的是,目前在南湖没有监测到它们繁殖育雏记录。黄立春说,在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均有水雉的繁殖记录。近年来监测到,在贵港市一个乡镇一大片芡实塘里,竟然有一两百只水雉在那里筑巢安家。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想把这些鸟留下来繁殖,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黄立春进一步解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最喜欢在宽而厚的芡实叶面上繁育,有“水凤凰”之称。
南湖公园是城市公园,没有它们繁殖需要具备的条件,但可以种植一些荷花、浮莲等,供它们停息觅食,没必要刻意为某种鸟类创造繁殖条件。他建议,要想把更多鸟儿留下来,在植物种植方面,公园可以适当种植本土浆果类植物,可以吸引一些专门吃这类食物的鸟类来觅食栖息。
观鸟爱好者梁家登建议新建或改建一个沙岛。梁家登分析称,现在南湖的鸟类,基本是游禽为主,缺少涉禽,涉禽喜欢在无遮拦无植被的浅水里觅食游走,不喜欢有植被,特别是高大植被的岸边,而南湖目前的四个湖心岛都长满绿植,而岸边也没有合适涉禽生活的地方,要想招引涉禽,就必须营造一个有浅滩的环境,且浅滩旁边不要有高大的植被。可以新堆建一个这样的沙岛,或是用现有的湖心岛改建而来。
关爱守护多方托举
将设观鸟台增加市民互动体验感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飞鸟翩跹的生态美景,湖清水美的南湖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休闲场所,周边居民感受到了真切的幸福。“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南湖公园乘坐小船游玩,与家人一同体验划船乐趣,还能在绿水青山中乐享时光,南湖公园的水上游船运营何时恢复?”不少市民给南湖公园留言道。
针对市民的关切,南湖公园是否会重启游船项目?会不会干扰鸟儿们的栖息?“我们今年有计划重启水上游船项目的运营。”南湖公园副主任何贤福告诉记者,游船也是为了让市民亲近自然,更好地观鸟,“我们欢迎观鸟爱好者、专业人士和市民一起来讨论解决此事”。
对于湖中开行的游船,黄立春表示“未尝不可,只是需要注意一下开行区域和路线,游乐区与鸟类活动区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影响鸟类生活,此外,对于游船的动力也应考虑在内,最好是电动的,噪声小的,开得很慢,不要像快艇那样动静大、水波大,且数量也应有所控制,不能太多。
白鹭舞翩跹
梁家登建议,进一步提升市民在南湖观鸟的体验感。他建议,在湖中增加一些竹排给鸟类休息。像鸭科的鸟类,虽然游泳是它们的强项,但长期泡在水中也是不行的,它们也需要上岸休息,竹排就是它们很好的休息场所。竹排在湖中安放不能太靠近岸边,太近了,鸟儿觉得不安全,也不宜离岸太远,太远了,市民游客的观鸟体验就没有了。
审核 | 韦玮
博斯腾湖风景区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古称西海,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湖区分为南岸和北岸,北岸是金沙滩景区;南岸再分大湖区、小湖区:大湖区是一望无际的湖面,小湖区则包括:阿洪口、莲湖湖、白鹭洲等。博斯腾湖风景区水域辽阔,烟波浩渺;西南小湖区,河道蜿蜒,芦苇丛生,荷花怒放,禽鸣鱼跃,一派江南水乡景色,故有“西塞明珠”之美称。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其多样性是最直观的生态指标之一。近日,南宁晚报《惊喜!‘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现身南湖!首次在南宁留下影像记录》的报道在南宁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青头潜鸭现身南湖(中间为凤头潜鸭)近年来, 每年秋冬季节,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候鸟会经停南宁越冬、补充食物,抑或是积攒体力后继续飞往温暖的南方,而南湖公园极具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成了“鸟的天堂”。据初步统计,从2018年至今,记录观测到的鸟儿至少有超过114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
6月3日,由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打造的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轮在桂林正式开工建造,漓江精华段游览将步入“五星级”时代。相关报道这艘五星级游轮建成后,将投入漓江精华段游览运营,成为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轮。游轮动力采用新能源为主动能的直翼推进器系统,具备低能耗、低污染、推进效率高、震动和噪音小等特点,进一步降低游船排放量。
为更好地提升全域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展现洞头海上花园城市形象,市交运集团联合洞头区政府及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计划将在5月9日开通洞头环岛旅游公交。该线路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是洞头区首条环岛旅游公交线路,让乘客尽情享受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出行体验。这四辆具有海岛特色定制的复古观光型新能源公交,可为游客提供各大景区间的换乘。
#夏日生活打卡季#最近,一个叫“蓝战非”的网友,勇敢地吐槽了自己在喀纳斯旅游的糟心经历,直言不讳地说他旅游过那么多地方,在喀纳斯的体验感是最差的。他说,明明一趟就能坐拢,却要分坐三次摆渡车来完成的曲折奔赴;要看清楚喀纳斯湖,必须二次购票的无奈。简直说出来了我们这些已经受过喀纳斯“荼毒”,却“打落牙齿和血吐”的游客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