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唐兰 谭琦琪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
教学年级:二年级
古诗中的色彩美
“古诗中的色彩美”这一议题是结合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课文《绝句》以及该单元语文要素--“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生发的。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有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此议题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的画卷。
《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兴而作。作者先发出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生动地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诗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碧玉”“绿丝绦”,让人感受到绿色的春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这三首诗,作者都通过景物的色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组文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欣赏古诗词中色彩美的平台,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词中景物的色彩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一组含有颜色词的古诗,体会不同的色彩给古诗带来的美,并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
2. 发挥想象,补充诗句中隐藏的颜色词。
3. 感受诗歌带来的乐趣,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群读诗歌、比较异同,感受3篇古诗带来的色彩美,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难点:发挥想象,补充诗句中隐藏的颜色词。
教学环节一: 激发兴趣,感知色彩美
师生活动
●游戏导入,说说“字”的颜色
●引出议题,说说最喜欢的颜色,并说明理由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让学生感知色彩带来的美丽,乐趣,从而积极地探索到古诗中的色彩美。
教学环节二: 想象画面,品味色彩美
师生活动
●学习《绝句》前两句,抓住色彩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
●自由朗读,选出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
●读诗句,体会不同情感,教师点拨释疑
●听配乐朗诵,圈出诗句中直接描写色彩的词语,同桌交流
●师生交流,分享感悟,全班朗诵
●学习《绝句》后两句诗,寻找隐藏的颜色
通过品读《绝句》,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色彩的美,寻找诗歌中隐藏的色彩,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为下一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做铺垫。
教学环节三:小组合作,研读色彩美
师生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汇报交流
●对比统整,发现异同
●教师总结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欣赏古诗里“颜色”的美,运用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环节四:迁移运用,分享色彩美
师生活动
●学生分享带颜色的诗句
●根据诗句为图画上色,学生展示作品
● 本环节小结,推荐阅读《把春天交给我》、《孩子们的诗》
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延伸,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节课学生积极性较高,参与度较高。教师着重培养了学生通过寻找色彩感受事物特点的能力,学生体会了诗中色彩的美。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加深了对古诗的感知,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诗中的颜色词并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课外阅读和继续探索诗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诗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二年级的部分学生识字量不够,语言组织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完整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教师没有在读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没能使朗读层层深入。课后思考:教学中如何兼顾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这个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教学目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会5个生字。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优美。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二、新课教授教师范读古诗,理解诗题及重点词语分小组自由读诗,教师巡回指导正音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
执教者:唐兰 谭琦琪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教学年级:二年级【议题及分析】古诗中的色彩美“古诗中的色彩美”这一议题是结合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课文《绝句》以及该单元语文要素--“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生发的。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有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此议题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文末扩展链接可免费下载到手机。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认生字。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1教育网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这里,准备微课的过程,也是回顾心理学习过程,更加深刻认识到心理和生活密不可分。之所以选择谈焦虑这个事儿,一是焦虑作为负性情绪代表,人人都有,具有可理解性,二是焦虑符合倒u型曲线,有好有坏,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具有可应对性。分作三部分分享:认识焦虑,接受焦虑,应对焦虑。一、认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