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领取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也寓示着对婚姻的美好祝福。我国现存最早的婚书,是敦煌文献中的唐代婚书。《唐律》明文规定,男女缔结婚姻时两家需互报婚书。此后婚书作为结婚的文约必不可少。明清之时婚书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它被赋予了更加完整的契约意义。晚清时期开始出现政府认证的“官制婚书”,并沿用至民国初期。不同时代、不同习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结婚证书形式,而结婚证书也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新思想孕育结婚证新形式
近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西方婚恋观念的输入,中国传统婚恋观受到巨大冲击,婚姻目的、婚姻媒介、婚姻决定权、择偶标准等都发生重大变化,结婚证书也由婚书变为结婚证。最早提到“结婚证”一词的法律条文,应该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婚姻法”,其中规定“男女结婚须同到乡苏维埃或城市苏维埃举行登记,领取结婚证”,正式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婚姻条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标志着苏维埃政权下新的婚姻制度的确立。
1932年4月4日江西省兴国县第八市乡苏维埃政府颁发的
结婚登记证(武汉革命博物馆藏)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让结婚证书出现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新娘、新郎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结婚登记证中除结婚人外,双方父母、媒人、证婚人等不再出现。结婚登记证上的文字简化为“双方同意自愿结婚遵照苏维埃婚姻法令经本政府登记此证”。
新中国带来结婚证新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更加致力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其中,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出台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行为,实行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政策,切实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权益,将中国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婚姻法》规定凡年满20周岁的男子和年满18周岁的女子中的自愿结婚者,必须到市乡政府登记才能结婚,并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结婚证书,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
1956年武汉市武昌区西大街办事处颁发给
赵源礼、岳金秀的结婚证书(武汉革命博物馆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婚证上多使用“结婚证书”和“结婚证”名称,1955年之后,国家颁发的婚姻法律文书上统一使用“结婚证”三字。20世纪50年代结婚证书沿用民国后期的奖状制式,讲究简洁,薄薄的纸面上除了用繁体字竖排写结婚人的姓名、年龄等内容外,基本没有其他华丽的装饰。从1952、1953年开始,结婚证上逐渐出现和平鸽、棉花、稻穗、红旗、双喜等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图案。到了60、70年代,结婚证变为折叠式,有封面和内里,封面常用毛主席头像、红旗、太阳等图案做装饰,封底和内页常会印上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勤俭节约、计划生育”等文字成了结婚证的标配。
1972年结婚证
新时期引领结婚证新风尚
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转变,结婚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1986年民政部办公厅发布结婚证统一式样的函之前,结婚证边框图案内容,明显呈现出简化的趋势,原来广泛使用的语录和向日葵等符号开始减少,而传统吉祥图案,如牡丹、荷花和龙凤等题材重新回归版面。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婚姻管理朝着更加严谨和规范化发展,1980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颁布了3个婚姻登记办法或条例。1994年,民政部在全国统一了婚姻登记证的使用,即“护照式”结婚证。规格比原来缩小了一半,封面印有国徽,并且首次增加了身份证号,更加正式、规范并方便携带。
2004年1月1日起,为适应婚姻登记工作手段信息化的要求,民政部决定启用新版结婚证,封面改为枣红色烫金,男女双方合照上盖有婚姻登记专用钢印。内页是用定向定位安全防伪水印印钞纸印刷,封皮双夹层内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证书”及圆形“双喜”字样水印暗纹,须验钞机和紫外灯照射方可荧光显示。证件内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证件印制号为全国统一编号,这一版本也是我们现今正在使用的结婚证。
新版结婚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时代中的结婚证,结婚证里的时代。无论时代变迁,还是社会发展,结婚证将两个人的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从此之后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结婚证改变的只是形式,它始终代表着神圣的婚姻,诠释了美好的爱情。
审核:袁亚妮
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下辖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武昌起义门管理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地址:武昌红巷13号
电话:027-88850322、027-88851096
开放时间:9:00-17:00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576、916、14、25、514、530、539、542、566、576、607、804路
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
武汉革命博物馆
结婚份子钱给多少最合适?下文为大家整理了结婚份子钱给多少吉利,希望可以帮到您哦!结婚份子钱给多少吉利对于结婚红包送多少这个问题,最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要考虑自己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比如北上广深等消费比较高的城市,红包可能需要比平时高一点二、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难处和经济情况,如果在经济比较拮据的时候,表达一下心意就好,不用太在意标准。
对于明星来说,由于身份的原因,私生活一直都备受关注,现如今33岁的女明星张檬嫁给了34岁的韩国籍男星金恩圣。其实两个人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领证结婚了,如今婚礼现场张檬身着中式婚服实在是太美了,喜庆的红色配上贵气的金色首饰,呈现出了传统婚礼的美感,而且张檬看上去更像豪门夫人。张檬造型分析分析一:中式婚服端庄得体,美观度高
婚礼必备8种红包。7年婚礼主持人千万备婚博主梁老师。婚礼当天需要准备多少个红包?作为一名婚礼主持人,我经常遇到新郎新娘在婚礼当天准备红包不足的情况,场面十分尴尬。在婚礼当天,这8种红包缺一不可,包括包给谁、包多少等细节,我会在视频中详细讲解。·1.接亲堵门红包至少准备100个,金额5元到10元。现在也有放彩票和刮刮乐的,基本上由男方准备,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准备一些,否则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结婚包包袱是女方家准备,由新娘家人用吉祥图案的红花布反包好,里面会装新娘的鞋子、嫁衣等。另外,还需准备苹果和喜钱,用两个包袱装好;在婚礼过程中,很多的结婚习俗需要注意,比如结婚包包袱的讲究:1、结婚红包袱里的东西必须是双数;2、结婚红包袱是由新娘亲戚包,新娘自己不能包;1、娘家包包袱,婆家翻包袱 到了新郎家后,要进行开箱,婆婆要准备开箱钱,然后将包袱拿出,婆婆翻包袱,新娘作解释,因为娘家的包袱是反着包,图案在里面,而婆婆打开包袱后,要往里翻,然后将包袱布铺好,等翻完东西后再包起来,包袱有图案的那一面就到了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领取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也寓示着对婚姻的美好祝福。我国现存最早的婚书,是敦煌文献中的唐代婚书。《唐律》明文规定,男女缔结婚姻时两家需互报婚书。此后婚书作为结婚的文约必不可少。
对于结婚这件事,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到底在同事即将要结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给红包呢?说实话,给红包这件事的确很让人伤脑筋,毕竟都是熟悉的人,红包给少了肯定尴尬,但给多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允许的。那么,到底在给同事结婚红包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才好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给同事结婚红包,都有什么讲究:
对于结婚这件事,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到底在同事即将要结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给红包呢?说实话,给红包这件事的确很让人伤脑筋,毕竟都是熟悉的人,红包给少了肯定尴尬,但给多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允许的。那么,到底在给同事结婚红包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才好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给同事结婚红包,都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