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达的女王》被誉为女孩子都该看看的职场电影。不仅如此,2006年上映,经历了十几年的时光,它依然稳居时尚大片第一,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但,正如阅读一本书,有适合自己的最佳时间,看电影,也有最佳时间契合度,不同的阶段,认知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遍看《穿普拉达的女王》是在大学,一位好友推荐的,她所为之称赞不已的好电影,在我的内心并没有掀起过多的波澜。充满学生气的我,就像电影里刚毕业的安迪,不懂穿衣打扮、不爱化妆、觉得那些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外在形象修饰的女孩们,还不如将时间用在有意义和有深度的事情上。当然,我远没有安迪聪明。作为工科女的我,就成了人们眼中刻板印象中的“工科女”,而自己却并不自知。那时还未工作,不懂得职场,对电影本身感触不深,也只是看看热闹。
前两天,我又重温了这部电影,触动很大,甚至解开了自己很长时间的一段迷惑。此时我已工作三年多,多少对职场有了了解,也更加有代入感的去解读这部影片,思考一些关于自我形象、职场的专业性、内心选择这些东西。
首先,先简要地说说这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了一个刚从西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安迪,在寻找实习工作时,误打误撞被顶尖时尚杂志《天桥》聘为主编马琳达的第二助理。安迪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对时尚一无所知。虽被嘲笑老土,但她毫不在乎。周围同事无一不告诉安迪,这是一份每个女孩都梦寐以求的工作,只要为马琳达当一年助理,就能去其他任意的杂志社工作。冲着这个目的,就算工作有些为难,但安迪还是坚持下来了。她很聪明,工作上手很快,面对马琳达强人所难的要求,也能想法解决,因此渐渐获得了马琳达的信任,取代了第一助理的位置。从俗气到精致,安迪被时尚圈的光怪陆离吸引着,也被工作裹挟着,和朋友们渐行渐远。当安迪发现马琳达将被替换,试图提醒她,却从中发现了时尚圈的黑暗时,她决心离开。最后如愿以偿的成为《纽约时报》的一员。
1专业性
《穿普拉达的女王》完全可以当作一部职场成长电影细细品味,并且,自己所处的职场角色不同,感受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它包含了同事之间、上下级、竞争对手、职场菜鸟成长等等各行各业都会存在的职场人际关系,能将这些关系处理好,也是一种实力呀!
当然,令很多人称赞的是影片传达出的“专业”的概念。看整部片子就是一种视觉盛宴,各种品牌服饰、搭配、秀场等等,不仅让观众走近了时尚行业,也能从中感受到设计师们的不易。
电影里,安迪只是想以助理的身份混一年的实习经历,然后跳槽到心仪的报社。但公司要的是能做事的人,而不是混日子的人,尤其是作为马琳达的助理,要想留下来,只能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我认为安迪真正的改变并不是从穿上那双高跟鞋开始,而是从马琳达教科书式的评论开始。一堆人在屋里选服装,安迪在一旁做记录。当工作人员拿出两条皮带供马琳达选择时,安迪笑出了声,因为两条皮带几乎一模一样。于是,马琳达对身穿蓝色绒线衫的安迪发表了一番经典的言论:“我知道,你觉得这和你无关,你去自己的衣橱,选择······比如你那松垮的蓝色绒线衫,试着告诉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但你要知道那衣服不仅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你还轻率地忽视了很多事情,像奥斯卡·德拉化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天蓝色的晚礼服,然后,我估计是伊天圣罗兰,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衫,之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八位不同设计师的最爱,然后放入其名下的商店,最后慢慢掺入可悲的CC,才让你从她们的打折货中掏到。总之,那蓝色值几千万,花费了数不尽的心血,滑稽的是,你以为是你选择了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了这件绒线衫。”
这段话曾被选为考研英语的翻译段落。有人说马琳达有些夸大其词,但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觉得这段真是超酷的,这恰恰表现了马琳达作为顶尖时尚杂志主编的专业,随口一说都可以达到论文的效果。尽管她很残酷,被称为“女魔头”,但大家依旧尊重她,因为她足够专业。
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忠三有段话说得好:“面对工作,若只像少年棒球队的孩子一样,笼统地抱持着我要努力的心态,是最糟糕的。业余的世界还能容忍这样的心态,但在专业的世界里,如果努力过后没有成果,只会被大家认为你能力不足。”
影片里,安迪作为助理,要安排好老板的行程和日常,她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做事井井有条,想老板之所想,不失为一种成长。当然,马琳达魔鬼般的要求,以及安迪为了工作丧失了自我的生活,这的确让人感到不爽,但这并不能否定安迪逐渐变成一个专业的助理,她自信地对马琳达说已安排好一切的样子是迷人的。
反观自我。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是否合格?当别人问及你相关专业问题时,是否能轻松对答?遇到工作困难时,是否有钻研的精神和应对困难的决心?作为女性,无论在任何国家,想要在工作中干得出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建立家庭、养育小孩之后。我相信在大多数女孩子成长路程中,一定听过很多类似的话,如:“女生,不要太好强。”“女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等等。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没错,但得承认,那些在自己所处专业领域干得出色的女性,是相当吸引人的。当然,背后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也是令人佩服的。
2 内心的选择
当安迪发现马琳达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牺牲自己的下属奈杰尔时,她对时尚圈感到了无奈。马琳达说人人都会像他们一样,选择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安迪并不认同,她不愿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的信仰,转身,离开了马琳达。
事实上,马琳达和安迪两人都没有错,他们只是遵从了 自我内心的选择。
有人诟病马琳达,毕竟她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用了一些小手段,有些不厚道。但,真的有比马琳达更适合《天桥》主编的人吗?换掉马琳达,不也是上层的权术吗?马琳达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热爱时尚行业,无暇顾及家庭,面临第二次婚姻的失败。她也是人,也会憔悴,但她从不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只是对自己的女儿心生愧疚。一个选择了事业的女人,又怎会轻易让别人摧毁自己多年的付出。的确有些对不住奈杰尔,但也是她举荐了他,正如奈杰尔所说,他必须让自己相信马琳达会给他补偿。
对或错,旁人很难判断,但对马琳达来说,这就是她的选择,从未抱怨,也不后悔。
关于安迪,她终究找到了自我。和马琳达不一样,安迪从未爱过时尚行业,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而这需要内心保持一份赤诚。她的离开并不可惜,走上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终究会感到内心的折磨。
安迪很聪明,工作上手很快,但她也一直处在抱怨之中。为了工作,她忽视了亲人朋友,没有了自我生活,口头禅变成了“我没得选”,这样的她和初心渐行渐远。奈杰尔评论安迪说:“在这里,更多人是热爱这份工作,而你是被迫的。”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最理想的。但现实很残酷,缺乏了热爱,工作便只能沦为谋生的工具,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与乐趣。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获得成长,但工作时分梯度的,要想突破一个梯度,需要热情的加持,否则,很容易沦为混日子的状态。
安迪是幸运的,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内心要什么。而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自己热爱什么,或者,究其一生不得其解。最怕的,是过半吊子的人生。既想做学术,又向往喧嚣的热闹;既想拥有美好的身材,又离不开胡吃海喝的生活。
若徘徊罔顾,便去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若心之所向,便坚守内心的选择,并为之努力。
3 自我形象
影片最后,离开了《天桥》的安迪遇见了马琳达,她们都笑得很舒心。安迪的打扮和穿着又回归简单的状态,但和最初比起来,好的不要太多,过去的安迪是连汤汁滴到衣服上也不在意的姑娘。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十分普通的,给别人最初的印象也是通过自我外在形象来展示。大学时期的自己很中二,身边的女孩们有的开始学习化妆,而我对化妆其实很排斥,也不知道当时为何如此顽固,如果大学时自己能学会简单的化妆技巧,工作后就会方便很多。
在工作的第一年,因参加一个培训,结识了一位很优秀的女孩,我们同寝,她每天都会提前起来化淡妆。当我起床时,她已开始了元气满满的一天,但她素颜就已是个很漂亮的姑娘。我问她这样不嫌麻烦吗?她说这是一种态度,提前半个小时捯饬自己,一整天就能多几分自信。她过得精致,也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并且,她在工作中也十分出色。
当自己开始扔掉衣柜里那些廉价的衣架,那些松垮的衣物,学着为自己选择合适的单品,学着每天化点淡妆出门,会发现,生活好像在慢慢变好。
我们远没有什么举足轻重的头衔让人一开始就关注内在,那么,管理好自我形象,其实也是社交的一张名片。
总之,这一次看《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学会了自我审视。在成长中,不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坚守自我的内心,努力走下去,是一件多么重要且潇洒的事。
《穿普拉达的女王》影评如下: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一个求职女大学生,想要成为一名文字编辑,但机缘巧合下却成为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当助理的故事。影片开始,女主安迪前去杂志社面试。但是这一番面试并不是很顺利,在安迪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出人意料地是主编米兰达决定亲自来进行面试,结结巴巴的女主仿佛并未打动这位“女巫”。随后便失望的离开,但助理艾米莉来通知她通过面试。故事也正是由此开始。
《穿普拉达的女王》结局男主和女主重新回到恋人关系,女主辞了现有的工作,跑到男主的城市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并寻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想当记者的女孩子安迪在寻找工作无果的情况下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天桥给总编当助手。《穿普拉达的女王》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Weisberg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大卫·弗兰科尔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上映。
《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总体来讲是部轻喜剧电影,从电影的背景和人物的穿搭很好表达出了“时尚”这一出题。影片以一个女大学生的视角为主线,一步一步的向观众展示在职场小白的眼中世界是如何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安迪心理的变化对真实的人生有着很好的启发,不得不让人低头反思回味。《穿普拉达的女王》是2006年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时尚电影,由导演大卫弗兰克尔指导,改编自劳伦维斯伯格的同名小说。她在毕业后进入大名鼎鼎的Vogue杂志做了一年的助理,在辞职之后把这一年的经历写成了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受到无数
今天重温了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很多年前了,再次观看,我主要关注女主角安迪在职场的转变。安迪从名牌大学毕业,她的愿望是想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进入时尚圈是偶然。开始的时候,她也是拒绝融入的。抱怨米兰达是女魔头,讽刺同事是“哒哒”族,穿搭老土,从心理不认同时尚,工作起来也是手忙脚乱,一团乱麻。
首先,先简要地说说这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了一个刚从西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安迪,在寻找实习工作时,误打误撞被顶尖时尚杂志《天桥》聘为主编马琳达的第二助理。安迪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对时尚一无所知。虽被嘲笑老土,但她毫不在乎。周围同事无一不告诉安迪,这是一份每个女孩都梦寐以求的工作,只要为马琳达当一年助理,就能去其他任意的杂志社工作。
很多人说《穿普拉达的女王》自己人生的时尚开端,虽然这部剧已经快14年了,但如今再去看里面的穿搭,你不得不惊艳每一套都气质到了骨子里,以至于很多网友说至今依然没有追上的时髦。除了女魔头的时尚,更有看点的也是安妮海瑟薇的造型,从最开始的不会穿到后面的精致,完全让人眼前一亮。下面就来看看安妮海瑟薇在剧里的经典造型吧。
穿普拉达的女王万年不变的波波头、墨镜、不苟言笑,也很难搞,时尚界奥斯卡-Met Gala的灭绝师太,上东区有权有势。在业内有“原子弹”“核武器”的外号。《穿普拉达的女王》原型是安娜温图尔。《穿普拉达的女王》背景简介:在她手下挖掘了很多当年名气还不大的天才青年设计师,例如dior前任JohnGalliano。设计师是她好友,出作品后有的也会第一时间先询问下她意见,时装周永远是墨镜头牌看秀。
可可香奈儿,穿普拉达的女王,迪奥与我,我是杜拉拉,欢乐颂,职场是个技术活等著名影视剧中都有职场时尚之成长之路,虽有玫瑰有荆棘,但什么都不能阻挡坚强的心的精神,那今天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看时尚之谜 此后的女生内心五味杂陈,之后很快女生也放弃了男生;想必大家很诧异吧,事后了解到在那场感情中女生之所以放弃是因为男生并非care女生;据说女生因为家庭事情需要男生帮助,但男生一边说自己没有钱,另一边却在商场里花几千块买新衣服;故事中女生一直在付出,围着男生的衣食住行,失去了和其他朋友的交际,在遇到问题时恍然隔世一样故
《穿普拉达的女王》是一部在奢侈与平淡中感悟人生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热爱记者事业的时尚小白安迪,意外成为了时尚女魔头Marinda的首席助理,经过一些事情后安迪找到初心,最终寻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安迪甚至没有时间去为自己的男友庆生。就算在与男友吵架谈分手时,她也必须哭着把米兰达的电话接了:“能让你随时接电话的人,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她失去了男友,也失去了从前所有的朋友。她对奈杰尔说:我的个人生活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他告诉她:这说明你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了,等你的个人生活化为乌有的时候,那说明你要被提升了。
是的。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 安迪作为实习生,梦想要进入时尚圈,而想要进入时尚圈,米兰达... 是的。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 安迪作为实习生,梦想要进入时尚圈,而想要进入时尚圈,米兰达... 结局是:安迪最后获得了米兰达的认可,得到了推荐信,但是她放弃了,选择做回自己,回归爱情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