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知乎这么久了,从来没怎么回答过关于户外的长文。
回想起来从玩知乎至今,从没写过多关于户外的长篇文章。最近有点时间,打算切实的搞点内容输出。
做事就要认真,我决定写点长篇的干货来给大家一个明确完整的户外背包指南,尽量涉及我所知的所有方面。我也可以借此观察真正的原创干货内容到底能否在知乎有受众,有所阅读量作为回报。虽然我并不抱多大期望,且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零时起意。但我还是希望干货内容能让大家学到东西,也能有足够的市场受众来让我获得创作回报,以保证健康的内容输出正循环。
在此先感谢大家的阅读,感谢。
本文旨在通过一篇完整的指南文章,系统的介绍绝大部分户外背包的使用。其他装备的使用会在观察这篇文章的效果以后再考虑写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抛弃具体款式的讲品牌是极为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整个背包的用途和结构。
1.超大容量穿越包
2.中等容量徒步包
3.低容量背包
4.副包(即补充使用的腰包胸包等)通常用于快取稍大一些或需要保护的常用物品。
在这些简单的初步分类中,又因为使用需求的不同。
偏向性有所不同。
偏轻量化、功能简单的背包和功能丰富、重量偏重的背包在偏向性上往往处于两个极端。
当然极端的轻量化或者极端的功能化在正常使用中都有明显的不适用性。
且通常都有着相对高昂的价格。
我个人希望大家都能有一种辩证看待背包的能力。所以这篇文章既不会崇尚价格,也不会偏爱品牌。会一步一步的分析,帮助大家形成一套自己的完整背包选择逻辑。
关于背负系统
关于背负系统,即背包的核心功能性。
直接关乎背包的使用舒适度,可谓是选择背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厂家也知道这一点,把各种并不复杂的背负取出了各种听的云里雾里的名字。
本质上这是一种比烂,这些名字本身意义不大,而且并不能帮助消费者选出优质的背包。
属于一种零和博弈。
本质上背负系统即减轻身体的局部压力并增加舒适度的一种功能性设计。
现在大多时候背负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背包重量大部分转移到髋骨上去,使得绝大部分背包重量由人身体上最强壮的腿部承载。
当然了,既然称之为“系统”,那自然也会涉及到通风排汗、背部支撑、肩带舒适度、摩擦等等其他的问题。这些下面会说。
通常超过30L的背包才会见得到腰封,此容量以下的背包常见的腰部稳定结构就是简单的织带,如果背包有一定的结构支撑,也可以起到一部分重量转移的作用。
负重型大包的腰封尽量选择足够长的腰封,至少需要包裹住髋骨的前侧突起。髋骨前棘。
否侧,织带在长时间的徒步中会让你感受到无以伦比的快乐。
这里我就要晒几家店的广告了,作为专业户外品牌,把产品拍摄外包给不是那么懂装备的商业摄影师,总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出现一些迷惑背包法。而且通常出现在女模特身上,我代表女权重拳出击(放图出来娱乐一下,大家别认真)。
俺也是醉了。嘿嘿,厂家别打我哦。以后最好拍摄的时候找个专业的现场指导。好吧。以下内容并不针对品牌和产品,只讨论正确的腰封位置。
格里高利
Osprey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户外背包公司,这种错误在商品宣传的时候还是满常见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背负的原理,不要盲目学习错误背法。
以及其他品牌的错误示范。
鸡骨头错误示范
鸡骨头正确示范
北脸错误示范
北脸正确示范
看了这么多各种示范我们来看看实际上专业人士们觉得舒适的背负腰封是怎么样的
看了这么多,我相信大家应该明白怎么选择背包的腰封了吧,一定要亲自试试包再购买,这样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最后,腰封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自然是越舒适、越厚越好。
但因为使用方向上的不同,有一些包有收纳或拆卸腰封的功能。
所以腰封相对较薄,一般来说所有常见的背包腰封都是很牢固的,毕竟是整个背包的主要承重部分。
基本所有品牌的旗舰重装穿越产品腰封都是可以左右偏转角度,以适应崎岖地形的适应性模块。
但我并不推荐使用机械式的腰部自调节,尤其外露的。如鸟的Bora AR,因为重装穿越的严肃性,过河、风沙雨水和极低温天气都极易影响这些部件的使用。而且非卷口全压胶的背包一定不是全防水,还是要配备防雨罩,所以我建议还是选择经得住口碑和时间检验的经典产品。
关于背包的整体结构很多地方都有或新或旧的图纸。
大体分为
外架包和内架包
故名思及,外架包就是支撑架和背包独立分离的结构,内架包就是支撑架和背包整合在一起的结构。
但现如今,基本所有户外用途的背包已经基本全部都是内架包了。
除了军事用途和部分需要模块化使用的户外场景,外架包几乎已经从一般户外使用场景销声匿迹了。
当然古典的外架包不论通过性还是贴身性都是非常差劲的,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的,即便选用超轻的铝合金、钛合金或者碳纤维也不行。
但由于始终有多场景的需求(军事及户外作业)。新型的外架包同样广泛的生产并销售。
此图包括原文章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打包,我我给大家说明一下。此图中的外架包打包方式主要适用于老式外架背包,老式外架背包通常隔着背架离身体较远,高置大重量物体有利于提高重心,减小身体前倾角度。内架包由于贴着身体较近,高置大重量物体不利于稳定性,也不会对身体前倾帮助特别大,所以一般采取中置的方式打包。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军用的外架包一般都矮胖?”,直白的讲,第一是现在的军用外架包由于生产力的提升,材料变为强化塑料使得背包更加轻盈且极为贴身(贴身性仍然比内架包差,尤其是在穿着装备及防弹衣的情况下),二来是军人需要卧倒持枪作战,背包过高严重不利于仰头瞄准及射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命危险。所以一般军用外架包都是矮胖的造型。削弱了背包对使用者远足能力的提升,但大部分军用场景都有机械化部队,交通工具帮助长距离穿越运输,所以两种使用场景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没有人使用专业军包来进行严肃的穿越冒险。这点一定要注意。
举例来说的话。这也是为什么神秘农场这个军包品牌,官网在售除了容量最大的背包6500(106升),单背包重量4.5kg和4.2kg 100L的BlackJack.
即便是80L 的BlackJack和86升的Mountain Ruck,都是预留了仰头瞄准空间的。
而此容量以下的背包,除大型医疗包ROUS以外,全部预留头部空间,均牺牲竖向高度,增加横纵尺寸。
这只是其中一个细节差异,军包和户外运动是两种不同的专业用途。我非常不建议大家户外运动选用专业的军用背包。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户外舒适度也会显著低于户外背包。
以下是仅有的几款长条形军包。
美军越战时期配发的Alice外架背负系统
它的变体至今仍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以下是Alice Backpack的指南。
Alice Pack Manual
各种Alice backpack的变体
作为一款经典军包。
甚至还能走走时装秀
看着这里你知道了,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外架背包有诸多不便,但作为外架包的好处就是。。。包可以拆掉,在背架或者背板上加几块布和绑带。。。
功能就变得多得离谱,模块化也足够多。
只要你够大力,大力出奇迹嘛。学习死亡搁浅这么背也不是不行。
相比美军的Alice。
我们配发的01B携行背包,功能性上就要差一些了。
舒适性更差的更多。
可见我们的单兵装备依旧是任重而道远。这可能涉及到装备具体的整合、集合、收纳、打包、使用等等一整套军队装备使用运作方案,不是单单升级背包能够完成升级的。
在此希望我国军队能有更多更有远见和长足的眼光来获得更加巨大的进步。
我甚至在淘宝发现了这家店。。。甚至内销比外销更贵,发个链接,不推荐买哈。(已失效)
外架包大体说的差不多了,我们就来说说内架包。
这篇文章已经够硬核了,我觉得就不再涉及外架包部分了。当然有一些仿生或者机械结构的背包,但实在不实用或成本太高,根本没办法商业化,我认为也就没有必要赘述了。
内架包作为将背架和背包整合到一起的背包,因为基本不需要参与外架包核心的背架特殊功能。所以尽可能的发挥了使得背包贴背的巨大优势,而且由于不像军包需要压低高度来符合军事用途,户外包常常做的相对瘦高,既贴背,重量又纵向分布,使得重心接近人体,降低了人体前倾和长距离行走的压力。我真是High到不行。
由于背架不参与模块化的使用,又无需考虑外置所面临的冲击和伤害,内架背包在形状材质方面彻底放飞自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材质,钛合金、塑料、碳纤维、铝合金、金属插片、甚至金属塑料符合支撑具等等等等。
在此不再赘述,户外背包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空心铝合金金属管和金属插片这两种背架。
举个例子:由于其他材料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广泛使用,例如钛合金和碳板高昂的造价极大的拉高了成本,而且背架在背负系统中重量占比并不大,即便使用碳钎维和钛合金相比轻量化装备没有任何优势,如63l的始祖鸟Bora AR 为2.27kg,和同级的Osprey AURA AG 65 1.9kg相比功能更少、容量更小、重量更大,但用料上使用了N630p、N420p-HT 、N400r-AC² 的尼龙.和Osprey AURA的100Dx630D Nylon Dobby、210D High Tenacity Nylon和420HD Nylon Packcloth相比在包体上稍稍豪华一些,当然这也和BORA AR多了一个防水功能有关,适当增加包体织物密度无可厚非。但我依然认为这款背包设计的有些过于花里胡哨了。背负的限制性也比较大。关于防水背包问我在后面会讲到。现在鸟慢慢淡出专业的户外背包与装备领域开始向时尚和服装方向转型,但我依然很庆幸一些不错的专业户外装备款式如ALPINE GUIDE JACKET、MOUNTAIN GUIDE PANT、ALPHA FL等依然在改进和销售。希望始祖鸟能一直这样一直不忘初心吧。
的内架包我没有什么好讲的,现在内架包的款式实在是太纷繁复杂了。
但一定要注意插金属条的背包是很老的背负设计了。当然也有一些大牌的背包用过,迪卡侬、始祖鸟、探路者。 。。我用过的背包不多,其他应该不少品牌的老款也有使用这种背负吧。
一般适合小包,但我早年买的第一个背包探路者60+10给我整了一个这个背负,我又给加到25kg+,着实难受,背着整个人都不好了,腰酸肩痛,金属支架不互通就会有这个问题,一旦超重,不仅会感觉背负很软,还会可能出现左右金属支撑曲度不一样的情况。
举个例子:
如图为我的第一个背包 探路者的60L trekking包,使用金属插条背负。这种背负一般会在近背处增加一块塑料背板来分摊金属条压力增加舒适性。
我们拿来和始祖鸟2013年推出,现已停产的Altre 35来做一个对比。(我并不是在这里以大跨度对比两个价位相差很大、品牌定位不同的两个品牌并以此来捧高谁打击谁,我只是想要客观阐述不同容量负重下的背包需要设计不同的背负系统或者使用在不同容量下都有更强适应性的背负系统来提高背包使用性能)
可以看到始祖鸟的支撑条(这里有所区别,始祖鸟使用的是空心管并用塑料封口、探路者使用的是实心插条)比探路者的支撑条要宽要细。比较离谱的是,可能由于结构的或者材质的原因,空心条不仅更轻而且竟然比实心条要硬很多,实心条韧性很好,复原能力非常强,因为很多品牌和大牌当时也采用同样的插条背板,所以我看下来并没有高低之分,毕竟软条更舒适,而且这个软硬并不影响重量转移到髋骨。鸟的硬条设计是放弃了舒适性来弥补35L背包没有腰封的腰部支撑性不足问题。所以似乎问题并没有出在这。
此包早已停产,在此只针对这款产品,不针对品牌,后来探路者也推出了很多其他背包,使用了不同的背负,但由于没有购入使用过所以不过多评价,背负系统是一整个包背负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集中设计体现,虽然背板设计没有大问题,但问题恰恰就出现在其他方面。
要知道,一个35L的背包使用可能永远都装不到12KG以上,和一个60L 满载很容易加到20KG以上的背包,稍微外挂很有可能接近30kg的背包来说,使用同一种背负系统所带来的感受绝不是能够同日而语的,既然背板没问题,那么其他问题就显而易见了,这个和探路者这60L的包寒酸的腰封有关。
国产不好吗?再来看看国产品牌,极星
而真正的大包腰封都是非常厚和结实的,不会仅使用填充物支撑。
强氧
凯乐石
甚至我1299买的80升超级迪卡侬。
还有重装的King-天顶Xenith
甚至直接把硬质树脂板做到了包外边。
天顶已停产,现在替代天顶产品线的是苍穹/精灵Plus 。看起来并不打算主推,适合75-120kg体重的超重装徒步者,价格固定3000,无折扣。
选重装背包,多盯着腰封背板看大体上就很不容易错,毕竟这就是实打实的舒适性。
无非一些是背架直接通过结构或者一体金属架连接到腰带,有些是通过织物来固定,这个影响不大。但切记腰封要够厚够长足够包裹髋骨,不然不是勒内脏就是局部皮肤压力过大长时间背负导致内出血。
1.背带胸带
腰封和背板说完了,我再来说说肩带,这个学问不大,普通肩带就是大家都一样宽,胸带起到均衡的固定作用,但这玩意就要分个男女,唉,作为一个直男,不得不感叹:做女人真难。男女有别,虽然我没有同一款式的两个男女款,但我有同级背包的男女款,然我们来一起康康。到底有啥区别。
胸带做成弧线,肩部加宽,胸部内挤。可以让更多负重分担到胸部,而不是和普通背包一样直接从腋下溜走,增加肩顶端的局部压力。所以肩带在肩部(上部分)越宽越厚越舒适,下端向中间靠拢利用胸带固定靠拢分担一部分肩部压力,因为背包的压力不是垂直的,会因为重心略微靠后而对胸前施加压力,所以这样设计能增加很多背包的舒适性。
由于没有女模特只有我一个人,那就请大家假装我是女模特来看看这些包有啥不同。
I cant breathe!胸太大了,如果我是一个有胸的女孩子,显然这样很不舒服。
那么换到女款背包
这样就即便把胸带拉到最低,只要稍微松一点胸带,你别看我这种没有胸的妹子,就是比俺大十倍我觉得也能hold住。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女款背包肩带的宽度偏窄,长度偏短,所以一般舒适性较差,这个问题令人头大。作为一个Girl,你很可能告别了很多背包。
比如肩膀背带较宽曲度较大的神秘农场,想要在舒适背负下,不勒胸,那就是很难的了。
6月17日补充说明:
女性背包在尾椎骨后支撑处一般要宽于男性背包,支撑臀部面积相对来说更大,舒适性会相对更高,但需要具体身材来具体讨论。不建议女性购买内弧形背带的背包。最近看到一个5年前讨论的帖子。当人个子特高的Girl可能买女性包还是有点问题,因为背包背长的原因。具体可以量一下自己的背长再做决定。
所以妹子们还是多选择这些女款背包吧。当然你如果和我一样没有大胸,其实男女款都还好。
而且其实女性相比男性在户外还是用很多优势的。在此引用REI Backpacking Tips for Women 一文中Liz Meschio, REI Outdoor School instructo的话,总之就是我引用他的引用,不要在意套娃这种细节啦。总之原话如下。
Women make awesome backpackers because we’re well-equipped bi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We’re built for endurance, have high pain tolerance, store fat better than men, are stronger in the hips , and are more in tune with our bodies so we know when to rest. And, women excel at creating community on the trail, at supporting each other.
咱们女同胞啊,耐力好、耐痛、脂肪储存能力强、有强壮的臀部来帮助背包,而且知行合一,从不过度劳累。俺们还擅长组织团体、互相支持 鼓励,简直不要太棒棒好吧。
买包吧!后浪!(这句是我加的,狗头玩梗)
背部支撑一般涉及背部稳定性、可调节性、透气性、有些情况下涉及活动性。
前几个背部支撑在大包上比较常见,后几个在小包上比较常见。
1.肩带一体活动式背部支撑
很多背包都有超级强力的背部支撑,有大孔洞织物,塑料板、泡模板,孔洞织物填充海绵等最为常见。有一些是肩带和背部支撑一体的背包,常见在一些背负大范围可调的背包上。
这种背负的特点就是可调性强,活动性强(见仁见智,不一定是好处,不推荐)。但支撑较弱,不适合高负重。容量一般不超过70升,建议最大负重不超过25kg。
通常肩带和背部都是活动的。但实际大负重下不可能会有活动背部支撑的用武之地,背部支撑活动也意味着有时候可能受力不均,
迪卡侬越野双肩包新款户外登山轻盈透气多功能10L大容量背包WSCT 单日来回的徒步我们一般使用30L以下的背包就可以应对,不需要装生活用品,只要装上手机、钱包、纸巾等随身物品,雨衣、保温杯、救生毯、一件保暖衣物,以及一日的食物和水即可,登山杖、头盔等可以外挂放置。如果是森林公园之类的设施完善、道路平坦的徒步活动,也可以使用20L左右的背包。其中,DAYLITE 日光和DAYLITE PLUS 日光+也很适合单日徒步,由于重量较轻所以男女通用也没有问题。
专业户外背包品牌osprey建议,在开始清洗背包前,你需要把背包各个部位里的细碎垃圾全都倒出来,以防后期沾水后粘在背包,并准备上中性洗涤剂、海绵或软毛刷。定期的清洁和清洗有利于保持背包的基本功能,延长背包寿命,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装备。在户外出行前,对背包的养护首先要做到使背包处于干燥的状态,并在掏空背包后尽量不拆卸背负系统的情况下清洗。
羊肉是可以带上飞机的,如果是少量干的话,可以随身带着进入客舱,如果是大量羊肉,需要提前订舱,并包装好,鲜羊群需要冷冻包装,干的羊肉按普货价格发 如果你这个冷冻物... 羊肉是可以带上飞机的,如果是少量干的话,可以随身带着进入客舱,如果是大量羊肉,需要提前订舱,并包装好,鲜羊群需要冷冻包装,干的羊肉按普货价格发 如果你这个冷冻物... 如果你这个冷冻物品有冰块水这类液体是带不了的,飞机上是不允许带液体冰块的,这种只能拿去托运,液体容积在100ml(毫升)以上都要托运。100以下才能带上飞机...
。。。。。。。这个身高。。。。。。。。背包容量不是问题,因为扩容背包或者减少背包容量在设计上都是比修改背负容易多的事情。不考虑楼主身高,我按一般标准考虑,长线的话身高170到180的男性比较适合65升到75升的登山包(5到7天路线),女性身高160到170的话。适合55到65升的背包。。。150到160的这身高,可能比较适合50升到60升这个范围吗?
好用又便宜的登山背包,我推荐探路者、骆驼户外和凯乐石。户外产品涵盖徒步、登山、跑步、骑行等类目,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登山杖是徒步者、登山者、背包客的常用装备,可以提高步行稳定性,防止腰部受伤,减轻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减少肌肉和关节的痛苦,让腿部感觉更舒适。户外徒步爬山带哪些高热量食品比较好?登山要带什么食物合适?哪些类型的食品更加轻量化?我也做了总结。
OSPREY的大部分技术型背包,肩带高度都可以调节。上下抽取肩带,根据背长调整最贴合体型的肩带高度。如果全套调整完成后,你的背部和背包仍然有很大空隙,那证明肩带高度调整并不合适,需要再度调节。如果肩带是下图这样的,拉紧红色的部分,再上下调整肩带,以拉到最合适的高度。根据背长挑选合适的背包尺码,如果背长数据在两个尺码中间的话,可以优先试试小点儿的尺码。
登山包的背负系统包括:双肩背带、腰带、胸带、受力调整带、背负支撑机构和调整装置。登山包优劣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背负系统,背负系统性能优良的登山包在设计上,不仅要考虑通风,也要考虑便于受力传递,同时还要考虑背负的舒适性和承重强度,如何保养登山包呢?外出旅游时,避免登山包与一些锋利的石头或者树枝荆棘接触,导致登山包的刮伤。
其实我很想说。。。如果你比较经常是城市旅行还带个拉杆箱。。。根本用不着那么大容量和专业的包,这些都是登山包,适合2-3天野外hiking的驴友,里面放帐篷睡袋等,你一般就城市旅行,哈哈,还带拉杆箱,那肯定是住旅店的,那随便一个小背包好了。另外,小鹰38巨能装的,实际虽只有38我感觉和45差不多。
近年来,野营深受大家的欢迎,我们看到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去野营的人也在增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露营或登山时,这会与开车时大有不同,所有的装备都需要自己来背负。在这样的场景中起到作用的就是登山包。虽然打包的方法没有正确答案,但根据包装的不同,背起来的感觉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今后想要挑战背包露营的人,请记住小编为大家所传授的登山包打包诀窍。
⬇️ 基本可以选择各品牌旗舰款或者次旗舰款的产品了,由于男女体能和体型的差异,70L基本触达了大部分品牌女性登山包的容量上限。如果是森林公园之类的设施完善、道路平坦的徒步活动,也可以使用20L左右的背包。其中,DAYLITE 日光和DAYLITE PLUS 日光+也很适合单日徒步,由于重量较轻所以男女通用也没有问题。
根据航空公司的规定,70升左右的登山包可能无法作为登机行李携带上飞机,需要托运。通常来说,登山包的大小和重量都超过了航空公司规定的标准或限制。不同航空公司的标准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手提行李的尺寸限制为40*55*80cm(国际航班可能有不同规定),重量限制也在5kg-7kg之间。而70升的登山包通常重量超过15kg,因此需要托运。
我记得是55*40*20,只要随身登机行李不超过那个框就可以登机,60L的如果塞满了应该是超过体积要求了,如果航空公司、安检不较真就有机会登机的。建议: 1、尽量不超过航空... 我记得是55*40*20,只要随身登机行李不超过那个框就可以登机,60L的如果塞满了应该是超过体积要求了,如果航空公司、安检不较真就有机会登机的。
骆驼登山包40升适合用于短途徒步、登山或露营活动。首先,根据活动内容和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装备和衣物,将必备的物品放入主储物室并保持重要物品易于取出。40升的容量能够满足短途户外活动所需的衣物、食物、水和医药品等日常用品。背部通风设计和人体工学带子能够提供舒适的背负体验,同时调整合适的背长和腰带能够减轻腰部压力。使用骆驼登山包40升时应注意合理分配负重,保持包内物品安全并便于取用,合理利用挂具和绑带提高携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