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西兰潜水高手威廉·特鲁布里奇在不借助任何辅助装备(如水肺、脚蹼)的情况下,一口气下潜至116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创造徒手下潜最深世界纪录;2014年,埃及潜水员ahmed gabr创下了水肺潜水深潜世界纪录-332.35米;2019年,中国选手陆文婕以83米的成绩打破自由潜水世界纪录,获得自由潜水亚洲杯比赛afc 2019(asian freediving cup)女子组总成绩冠军。人类在海洋中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我。
2012年3月26日,世界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代表作《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只身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最终在10929米处停住了。在潜水过程中,他进行了视频录制,你们猜他拍到了啥?又为何突然停住?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度70千米,最深处约11000米,形成时间在6000万年左右,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海洋最深处。
11000米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8844.43米),如果把它倒过来放在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我们连封顶都看不到,可谓登珠峰难,探测马里亚纳海沟更难,但这依旧不能阻止人类探索的欲望。
1951年,英国率先对马里亚纳海沟发起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挑战者二号”首次测量了海沟深度,为10900米,但为了减少误差,所以减去了一个尺度,最终数据更新为10863米;1960年美国海军也跟上,一口气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16米处,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其实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挑战这个神秘的海沟,但这样的深度,绝对不是轻易能抵达的,日本当年耗资5000万美元专门研制出了“海沟号”水下机器人,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国的“蛟龙号”目前最大下潜深度也不过7062.68米。
2012年3月,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向全世界宣布,他将只身乘坐潜艇探索马里亚纳海沟,并且计划在这里待上6小时左右,这是史无前例的挑战,立刻震惊世界。为了完成这一次挑战,卡梅隆的团队足足准备了7年之久,包括他乘坐的“深海挑战者号”,都是专门设计和制造的。而卡梅隆本人,也是非常专业的潜水员,累计潜水72次。
最终,卡梅隆顺利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记录为10929米,但他最终的探索时间只有3小时,比原定计划整整缩短一半,原来,卡梅隆下潜到10929米时发现液压油从舱门前面冒了出来,同时他又抓不住推进器,在1万多米的海底深处,一切寂静得如同月球表面,没有任何活着的生物,这种恐惧感让卡梅隆迅速返航。
但比起孤独,还有一样东西让卡梅隆更加恐惧——他竟然在海沟底部看到了塑料,人类的污染竟然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顿时让卡梅隆感到心惊。
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约1亿吨,并且鲸鱼等深海哺乳动物的体内也发现了大量微型塑料颗粒,不禁让人感慨,这世界上是否还有一片净土存在?
2010年,新西兰潜水高手威廉·特鲁布里奇在不借助任何辅助装备(如水肺、脚蹼)的情况下,一口气下潜至116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创造徒手下潜最深世界纪录;2014年,埃及潜水员ahmed gabr创下了水肺潜水深潜世界纪录-332.35米;2019年,中国选手陆文婕以83米的成绩打破自由潜水世界纪录,获得自由潜水亚洲杯比赛afc 2019(asian freediving cup)女子组总成绩冠军。
经过两年的努力研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属于美国的第一艘长尾鲨号核潜艇成功下水。这艘核潜艇的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4000吨,除此之外,它还携带了22枚核弹,在当时的造价就高达将近0.5亿美元,可谓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然而,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这艘长尾鲨号遇见了海底断崖,掉入了水深将近2600米的海底,水下强大的压强瞬间就将这艘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海下利器压爆。
盘点全球十大战略核潜艇之前,不妨先做个小科普,事实上核潜艇主要分为两种,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两大类。今天主要说的战略核潜艇是配备了核弹头的高新科技,它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核反击力量,我们也可以简单将其理解成海上作战的大杀器。毫不夸张的说台风级核潜艇几乎是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的噩梦。台风级核潜艇不论是体积还是生存能力、抗打击能力都远超俄亥俄级核潜艇。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战略核潜艇中的庞然巨物。
世界上大多数潜艇都将“超高强度钢”作为耐压壳体的原料。目前也只有俄罗斯敢在某级潜艇上大规模、制式使用钛合金作为原料。潜艇的内壳虽然不用直接面对海水,但制作起来也非常费劲。工艺与其他军事配件来比科技含量并不算高,但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因此看似普通的电焊在潜艇上施工也是一项工艺水平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既要通过焊接接合壳体,又要消除金属内出现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