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牙刷普及率越来越高,但电动牙刷相关原创却大多都流于表面,各种商家杜撰的伪概念被大量推广,缺乏靠谱的科普文章。本文将通过分析各大主流品牌电动牙刷的特点,并结合5款电动牙刷的实测,尽量为大家提供一篇科学的解释。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我想表达的内容,我特地购买这个1:1的牙齿医疗模型。
不过这个模型是按一口整齐牙齿的标准来做的,实际上很多人还有牙齿不齐的情况,对牙刷及刷方式会有更复杂的要求,后面也会针对这些情况加以分析。
牙齿表面是坚硬光滑的牙釉质,确保平整面清洁是非常方便的,真正的难点在三个位置,也就是上图标注的ABC三处:
A:相邻牙齿间的牙缝,实物残渣很容易藏在这些位置,没有良好设计的牙刷难以深入这些区域,当遇到长纤维食物卡在这里时,牙刷都难以清除,还要辅以牙签、牙线、冲牙器等设备才能彻底清洁。
B:臼齿的咬合面中间深陷缝隙也是藏污纳垢的重点位置,对于儿童可以通过做“窝沟封闭”手术,用树脂填充掉这些缝隙,但对于成人要依靠正确的刷牙方式来保持清洁。
C:牙齿和牙龈之间不是平滑过渡,而是有个窝沟,并且龈沟会顺着牙齿往下延伸2mm左右的深度,缝隙极小,这位置也是牙菌斑的主要附着区域,是最难清洁的部分。
我们小时候家长、老师及电视上都是教我们顺着牙缝方向刷牙,也就是罗氏刷牙法,这种姿势最有利于牙缝的清洁,但是显然对C位置的效果清洁不佳,刷毛受力弯曲后基本就直接跳过龈沟了。
现在主流推荐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又称龈沟清扫法或水平颤动法。这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方法,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最为有效: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45°角按压在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可以进入龈沟,用轻柔的力量在原位小幅作前后方向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依次刷完所有区域。
牙齿的前排区域没有咬合面,但内侧并非平整,而是呈“勺子”形状有凹陷的,是另一个难以清洁的区域。
这个区域顺着牙缝风向来回刷就好了,但小距离颤动的方式会更容易清洁龈沟位置。
至于咬合面则是顺着牙齿方向刷,同样用小距离颤动的方式会更容易清洁到窝沟。
严格执行巴氏刷牙法的清洁效果非常好,并不会电动牙刷差多少,但小距离高速颤抖的手法对操作要求很高而且累人,多数人难以完美操作。而电动牙刷的天生的高频震动方式整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们可以用最轻松的方式实现完美的刷牙细节动作,因此整体上可以大幅提升刷牙效果。
为了完美的刷牙微动作,各家有不同的震动细节和刷头设计,比如上图就是五个品牌的刷头,各家的形状都不相同。
五种刷头的接口部分也是各不相同,各家的刷头不能相互换用。
主机的接口部分都采用金属棒与刷头连接,金属棒也都是做成半圆形,但各家直径不同。
并且各家的金属棒长度也不相同,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欧乐B的接头,金属棒后面还有一截差不多长度的塑料套,也是同样伸入刷头内部的。这些不同的结构和造型,到底是设计了什么样的震动和刷头细节来优化刷牙动作的呢?下面就进入正题部分:电动牙刷!
说起电动牙刷的分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电动牙刷分声波式和机械旋转式”,然而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概念。电动牙刷顾名思义就是电力驱动的牙刷,真正分类应该是超声波牙刷和机械振动式牙刷两种,声波牙刷也属于机械振动牙刷,叫“声波”这个名字只不过是蹭超声波的概念而已。
下面对各个伪概念加以详细解释:
关于声波的误区
其实并不存在声波牙刷,但现在各个厂商都会把单一震动的方式的电动牙刷叫做声波震动牙刷。
早期松下的声波牙刷宣传中曾有备注说明:声波频率内的震动。对声波震动牙刷的解释中也会注明:以马达驱动刷头产生达到声波频率级别的“高速往复震动”。但现在的产品介绍中已经找不到这样的备注,也是随大流懒得去解释了吧。声波频率通常是指20Hz-20KHz,是没什么清洁能力的。Hz是指“次/秒”,而声波牙刷为了让数字显得比较大,把单位改成了“次/分钟”,让数字变大了60倍。
中学物理就教过,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它并非具体的一种动作或者物质。而声波传递的能量非常小,电能到声音的能量转换效率也非常低,通常不会超过10%,而电能转换成声音最有效的设备是喇叭,如果你相信声波可以清洁牙齿,那含个喇叭在嘴里的清洁效果会远好于牙刷。并且声波牙刷仅有固定的几个频率,比如26000次/分钟、31000次/分钟、40000次/分钟等,折算成频率仅有433Hz、516Hz、667Hz而已,喇叭可以轻易做到75-20000Hz全覆盖。
真正具有清洁能力的其实是超声波,也就是频率高于20KHz人耳无法听到的频率,通常用于清洁的超声波发生器是28KHz和40KHz,而最早用于超声波电动牙刷的产品是1600KHz,是声波牙刷频率的3000多倍。但超声波穿透力极强,如果超标对人体的损害也是很大的。
超声波牙刷
超声波电动牙刷听起来非常牛,但实际上产品却非常少,第一支超声波牙刷是Ultima,后来产品更名为Ultrasonex。这支超声波牙刷在美国取得专利,并获得FDA批准成为家用电器。
超声波其实清洁能力并不强!超声波的清洁效果来源于超强的穿透性和空化作用:超声波带动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振动、生长并聚集声场能量,当能量达到某个阈值时,空化气泡急剧崩溃闭合。气泡崩溃时可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微射流,超声波就是依靠这个能量来分解污物。但用过眼镜店超声波洗眼镜的朋友应该知道,为了把镜片洗干净通常要花好几分钟时间,而自己在自来水下手洗镜片几秒就很干净了。超声波真正的清洗优势在于穿透性,可以深入到零部件内部,把带有复杂外形、内腔、细孔的零部件清洗干净,比如镜架的鼻托连接处、转轴等区域,手洗是无法接触到的。而且超声波的振幅很小,只能让污物脱离表面,最终还要通过冲洗才能彻底去掉污物。
早期的超声波牙刷仅具备超声波,但Ultrasonex在后续产品中加入了300Hz机械振动,应该就是为了把超声波震碎的牙菌斑刷下来。
网上传说Ultrasonex的母公司于2008年被收购并退出了口腔卫生市场,我花了不少时间也查不到该公司的官网,但在美亚等电商网站还能买到刷头耗材,而牙刷都已经没货了,评价也并不高,可能这个传言是真的。现在在售的几个品牌也都是小品牌,牙齿直接与骨骼相连,而固体对超声波的传导能力非常强,它能空化口腔里的水,同样可以空化血液,我个人是不推荐去购买这类小牌产品的。
下面开始介绍主流的电动牙刷
1、以飞利浦为代表的顺齿缝震动型,对应罗氏刷牙法
飞利浦的电动牙刷通过转轴的小角度往复旋转带动刷头,让刷毛顺齿缝方向摆动5.5mm,是典型的罗氏刷牙法的支持者,国产绝大部分电动牙刷,都是模仿飞利浦的牙刷设计的。同属这个类型的还有欧乐B的S系列,我的第一款电动牙刷就是10多年前购买的S18,坚持了5年后牺牲了,想重新购买时发现这个系列基本已经淘汰,目前仅剩下S15一款在售。
上图是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的照片,分别展示了牙刷静止和工作状态的情况,长时间曝光可以看出刷头的震动幅度。第二张图可以明显看出刷毛左右振动导致的模糊,而第四张图则可以看出纵向没什么活动,并且刷柄也几乎完全没有振动的情况。
对于飞利浦的刷头,从顶部才最容易看出它的震动方式,塑料部分基本不动,就是小角度转动带来的刷毛摆动。
再看看同属于这一震动方式的两款国产电动牙刷,我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两款产品:
舒客G2s:定价高达1999元,典型走高定价再用很低折扣销售的类型,很多国货爱走这个路线。
贝医生:走高性价比路线,售价仅为99元,简直是价格屠夫,甚至还附赠便携盒。
舒客G2s的刷头可以说是有设计缺陷的:它的刷毛顶部摆幅极大,越往下摆动幅度越小,到了底部刷毛几乎就不动了,细长柄的顶部也是几乎没有虚化痕迹,中部则虚化严重的多。
从顶部看同样会看到这一情况,刷头的柄强度太低导致的这一缺陷。
再来看看在1/8000秒高速连拍下的G2s刷头震动情况,可以明显看到细柄有扭曲的情况,一直处于弓形摆动的情况,也证实了我的想法。
然后是贝医生电动牙刷的长时间曝光图,虽然刷柄也是比较细,但并没有出现G2s那样的情况,震动情况跟飞利浦类似。
从顶端看,刷毛也是完美的整体左右摆动。
飞利浦在宣传中喜欢强调其流动洁力,就是靠刷毛的摆动驱动水流冲洗齿缝,不过这主要还是处于宣传手段,与后面提到的清洁方式相比,这个驱动力恐怕会显得比较薄弱。
2、以松下为代表的顺龈沟震动型,对应巴氏刷牙法
如果说飞利浦刷毛是左右摆动,那松下就是上下摆动了,而且震动幅度也远小于飞利浦系5.5mm的距离,根据型号不同在0.8-1.2mm之间,完美符合巴氏刷牙法的要求。
长时间曝光图可以看出刷头的运动范围,左右方向完全没动,上下方向小范围运动。
从顶部看则基本没有动作。不过这里可以看到刷毛特殊的长短刷毛细节,刷毛不会因为太浓密而难以进入牙缝,并且长刷毛是极细的尖头刷毛,可以更好的深入龈沟和牙缝实现清洁。
3、以高露洁/欧姆龙为代表的凿击型
飞利浦和松下都是按手动牙刷的刷牙方式实现电动机械化,而这个凿击型的动作则是手动不可能实现的操作了。但是即便没有用过,也很容易想象它的清洁效果了,相比往复运动它不会因为刷毛弯曲而错过缝隙,对错乱的臼齿的窝沟部分来说,无疑是效果最完美的清洁方式。
不过这款高露洁A1500并非简单的凿击式,我把它单独列在这里,只是想说明有这种运动类型的电动牙刷存在。
实际上这款牙刷内置有方向传感器,会自动根据牙刷角度改变运动模式,当垂直角度刷臼齿咬合面它才是凿击模式,横过来刷牙齿侧面就变成飞利浦那样的上下摆动,45°角刷牙龈位置则变成按摩模式。
4、以欧乐B为代表的往复旋转型
欧乐B的电动牙刷要分三个系列,除了飞利浦一样罗氏刷牙法的S系列外,另外两个系列都是带往复旋转的,其中比较低端的是2D系列,但刷头和3D系列通用。
很多人看到欧乐B的圆形刷头就以为它是旋转式的,但实际上它的运动方式跟飞利浦相似,也是小角度左右摆动。只不过飞利浦只在连接轴上旋转,而欧乐B用了复杂很多的结构把旋转传导到了刷头上,也正因为这个复杂的结构,让它的噪音会比其它牙刷大不少。
小型圆形刷头配合这样的钟摆运动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刷毛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运动,所以实际上对于偏弧形的牙龈位置来说,刷毛几乎在所有角度都是顺缝隙在来回刷,同时满足了罗氏和巴氏两种刷牙方式的要求。由于这个系列跟后面要讲的欧乐B主流3D系列极为类似,这里就不多说了。
5、以欧乐B为代表的复合震动型
前面介绍的四种单一震动方式基本囊括了现在电动牙刷所有的运动模式,而复合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同时运行多种震动方式。前面提到的高露洁算是个特例,它是集成三种震动模式,但是三种模式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并不是同时使用,跟这个分类又有所区别。
最为典型的是欧乐B的3D系列,也是他们的主流产品,它除了独家的往复旋转外又同时融合了凿击模式,往复旋转的频率为8800次/分钟,凿击频率则是40000次/分钟,宣传的48800次/分钟就是两者相加而来。
从长时间曝光照片来看,欧乐B的旋转角度较大,而凿击的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出前后移动的模糊情况。
从顶部照片看同一是如此,由于刷头略带椭圆形,看起来左右模糊的情况还远大于前后,可见凿击的震动范围是很小的。
引入复合运动模式的另一个典型是松下新旗舰EW-PDP51,不管颜值还是功能都堪称巅峰。
与欧乐B一样,松下引入的复合动作同样是凿击,31000次/分钟的横向震动加上12000次/分钟的凿击动作,可以大大改善齿缝和臼齿咬合面的清洁情况,松下称之为双重马达声波震动。
还记得前面提过飞利浦的“流动洁力”吗?相比飞利浦刷毛上下摆动的划水效果,这样凿击的动作驱动水流的能力应该会强很多。
6、从震动模式来看,哪种牙刷更有效
哪种电动牙刷效果更好,其实就是看哪种结构可以更有效的贴合牙缝。
下面开始进入实战部分
从我用过的电动牙刷实际感受来说,各种牙刷的清洁能力差距不大,我曾经用油性笔画在拉丝铝合金板上用牙刷做对比,只要顺着拉丝的方向去刷,哪怕是手动牙刷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刷掉油性笔痕迹。而电动牙刷的频率达到了人手操作的几百倍,清洁能力绝对不成问题,但前提是刷毛必须要能接触到需要清洁的位置。
过大的压力会损伤牙齿和牙龈,而各种刷头的刷毛硬度和密度不同,在相同压力下刷毛深入牙缝的情况会有很大区别。偏软的刷毛会影响震动能量的传递,不过电动牙刷主要缺乏的不是清洁能力,而是消除死角的能力。以下测试我尽量保持平常使用习惯的力度,但没有专业设备无法保证完全统一。
首先来看看这个飞利浦标准刷头,这是普通硬度刷头(普通就是飞利浦最硬级别),刷毛略成波浪形,但中间凸出较小难以深入牙缝,不过两端的长刷毛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基本可以完整覆盖所有牙缝。
贝医生的刷头较小,虽然没做成波浪形贴合牙齿形状,但由于采用了柔软的尖头的极细毛,所以很轻的压力下就能深入牙缝,效果相当不错。
这是松下的官方演示视频,极细毛对深入龈沟、窝沟等区域,相比普通刷毛会强很多。
舒客G2s的刷头做成了奇怪的月牙形,两头长中间短,是这里对牙齿贴合最差的刷头,虽然两头长毛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中间区域的清洁效率也太低了吧。
松下的高低差刷头是我最爱的一款,长毛部分细长且毛量较少,很容易就深入到牙缝中,而短毛部分不会因为压迫弯曲而削弱对牙齿表面的清洁,结构上简直完美。不过横向的震动就感觉一直在扣牙缝一样,我还是不大习惯。
松下另一款波浪型刷头就明显贴合度低很多,加上两端没有足够加长的的毛,对牙缝的清洁效果会比较差。
欧乐B的EB50多角度刷头的刷毛较硬也难以直接深入牙缝,不过因为刷头较小可以绕着单个臼齿转动,也能有不错的清洁效果。
欧乐B的刷头基本都是硬毛为主,当我看到软毛的EB17时候立马就买了一组回来,现在也是我现在最爱的一款,可以很容易深入牙缝彻底清洁。
对于门牙部分,万向震动的欧乐B和纵向震动的松下有天生优势,可以顺着齿缝方向很好的清洁。
横向大距离震动的飞利浦系对非顺向的缝隙有着天生劣势,可以考虑像上图这样横向刷牙,虽然姿势略有点别扭,但可以确保刷毛顺牙缝方向,清洁效果更佳。
哪种刷头更适合你的牙齿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各种不同震动方式对牙齿死角的处理方式不同,但刷头设计的差异同样会有很大的影响,后面还会有很大篇幅来分析刷毛和刷头的设计。整体来说硬毛的清洁能力强于软毛,对付顽固的牙菌斑会比软毛效果更好,但硬毛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深入死角,要确保有强大的牙龈才能承受,对牙齿的磨损和更大。尖头极细软毛最容易深入各种缝隙死角,但对震动能量的传导也较弱,适合牙龈脆弱的人群。只有根据自己牙齿的实际情况,和牙刷的特性,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刷头类型,搞不清状况的情况下不妨同时购买两三种刷头轮流使用,或者早晚用不同的刷头。
由于刷头不通用,可选刷头类型也会是选择电动牙刷的重要依据,这一部分我们就来说说各个品牌提供的刷头。不过这里我主要就分析三大品牌,其它产品大多就只有一两款刷头,根本没有选择余地。
1、通用性最强的欧乐B刷头
欧乐B比较冷门的S系列仅有一款牙刷和刷头在售,如果打算购买这类牙刷建议直接改投飞利浦系的门下,不建议再考虑欧乐B了。而低端的2D系列和主流的3D系列刷头全是通用的,因此在所有品牌中,欧乐B有着最强的刷头通用型,基本无脑买买买都不会错。
欧乐B在售的刷头至少有10种以上,而所有这些刷头都是通用的,包括儿童刷头。没有标型号的刷头国内不容易买到,而国外通常习惯用名字而不是型号。
这六款是相对比较常规的型号。第一款属于标准型;第二款EB17和敏感超细都属于软毛类型的,像我近期牙龈发炎就比较适合用这种;第三款中间有一个橡胶抛光杯设计,是专为牙齿美白设计的,类似设计在松下刷头中也能见到;第四款EB25加了四个薄片,可起到类似牙签的用途,最适合牙缝较大的朋友;第五款是非常特殊的设计,刷毛动作有点类似飞利浦,专门针对牙缝深层清洁;第六款EB50则是清洁能力最强的多角度刷头,16度倾斜交叉的刷毛特别适合牙齿不整齐的情况,也是我平常的主力。
通过动图可以更充分的了解它的运动模式。
齿间刷和牙套专用刷头则是属于特殊用途了,齿间刷仅有三簇刷毛,可以轻易进入较大牙缝进行清洁,而牙套专用刷头则大幅减少了刷毛,以减少被牙套卡毛的情况。
2、最混乱的松下刷头
松下刷头的混乱程度很容易让人奔溃,一方面松下牙刷系列极多且外形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同样功能的刷头,为了适配不同系列又做成不同的接口。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把松下牙刷分成两类。
比如松下PDP51配送了多达6款刷头,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都有了:
1. 柔软细毛刷头(小)
2. 柔软细毛刷头 可深入牙龈沟的细软刷毛
3. 多方位贴合刷头:三边刷毛贴合齿缝间隙
4. 三段式牙渍护理刷头:去除牙渍
5. 硅胶口腔刷:用于牙龈护理
6. 点对点齿缝清洁刷头:用于清洁齿缝及其他难以刷到的区域
PDP51的刷头可与DE92、DL75、DL82、DL83、DL84通用,也就是说这些型号都可以通过添置刷头实现功能上的扩展。
再看一下这张刷头型号和支持牙刷的对照表,除了冲牙器配件外,剩下10款刷头对应的牙刷,几乎完全没有重叠,从型号来看非常接近的DS11、DS12、DS18的刷头都不通用。也就是说松下刷头类型虽多,但每个系列的牙刷可选刷头非常少,基本没有扩展用途的可能性。
3、编号无比混乱的飞利浦刷头
跟飞利浦其它小家电一样,电动牙刷部分飞利浦一样无比的混乱,而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型号的命名规则。比如同一款刷头会有1支装、3支装、6支装,飞利浦直接给当成三个型号,不同款刷头的混合包装又会给个新型号,这就造成了看似型号无穷无尽的情况。而且现在飞利浦的刷头又正处于新老款交替过程中,两代刷头混在一起更是加大了混乱程度。
但实际上飞利浦在刷头的选材上相当保守,像欧乐B的橡胶抛光杯和齿缝薄片、松下的高低差结构和尖头极细毛都没有采用,仅仅是是在少数几种刷毛中进行组合。不过飞利浦和博朗一样,绝大部分牙刷都是采用一样的接口,基本都可以通用,所以这里我基本直接放弃型号,教你如何直接从刷头造型看出它的设计方向。
我从飞利浦官网收集了部分刷头的照片,可以刷毛设计结合功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1、飞利浦刷头的顶端有全塑料(老款)和半透明橡胶(新品)两种,全塑料的通常会把刷毛设计成波浪型贴合牙齿,而半透明这种是柔性材质,可变形适应牙齿曲线,贴合度更高。
2、多数刷头两端的毛会加长以便更加深入牙缝,但个别型号没有这个设计,如左下角那款。如果飞利浦宣传图片不提供刷头的侧视图,那多半就是没有这个设计了。
3、如下排中间(老款)及上排最右(新款)那样中间区域是密集排列绿色刷毛的,飞利浦称之为美白型设计。
4、有护龈功能的刷头,两侧刷毛会比较软。
5、上排最右侧那样刷柄上有个倒着的WiFi标志的,内置感应芯片可被部分牙刷自动识别,挺提供匹配的刷牙模式以及寿命提醒,这也是飞利浦新品的主推方向。
记住这几个刷头特性之后,剩下要做的就是看一下刷毛的软硬规格以及刷头大小了。飞利浦的硬度分普通、柔软和超柔软三档,柔软刷毛仅有HX9031一款(三支装型号HX9033),超柔软仅有HX6053一款,其它刷头全都是普通硬度。
电动牙刷的核心驱动力是震动频率,国产电动牙刷百元级别就能达到业界最高水平,即便是进口大牌到300元价位也能达到了,那些千元乃至数千元的电动牙刷强在哪儿呢?除了牙刷本身的颜值和基本用不上的多种模式外,主要就是靠各种高逼格的配件。
1、充电方式
对松下和飞利浦来说,充电方式是区分牙刷档次的重要标志,而欧乐B则差异非常小。不过充电方式对电动牙刷的颜值和实用性有着很大影响。
飞利浦的9系充电漱口杯设计无疑是实用性和美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只要把牙刷放进漱口杯就自动充电了,飞利浦也只为旗舰系列配备这种奢华的充电方式。
实际上当然是由充电底座和漱口杯两部分组成,但这个无线充电座的有效距离比较远,所以隔着漱口杯也能充电,这样的组合放在洗脸台上毫无违和感,要说缺点的话就只有没有收纳多款刷头的设计了。
欧乐B的充电部分从低端到高端都一样的简陋,高端产品仅仅是多配送了一个刷头收纳盒。
不过不得不说刷头收纳盒是个很实用的东西,欧乐B的刷头底部还有个可以拆卸的色环,一家子用不同色环标注自己的刷头,就可以全家共用一把电动牙刷了。这方面博朗做的最为出色,松下部分刷头也有色环设计,而飞利浦只能买不同颜色的刷头了,但刷头颜色和刷柄不同也会显得有点奇怪。
充电座和收纳盒是可拆分的,低端型号不配送收纳盒。这个小巧的全球电压充电器倒是很方便旅游携带。
不过这个充电器也有这无款中唯一犯错的地方:中间区域凹陷,导致长期有积水,水垢特别严重,其它所有充电器都做了避免积水的设计。
再看看飞利浦系的两款国产电动牙刷,充电座都采用USB接口供电,挺适合平常旅游携带的。
G2s充电座中间留了排水孔,而贝医生充电座没有凹陷也很方便排水。
松下DL75作为近千元级的产品,配置显得有些简陋,充电器远不如前面说过的PDP51悬浮式底座那么拉风。底座上仅预留了一个刷头收纳位,更适合一个人使用。
虽然底座是凹陷的设计,但排水措施很到位。
而且充电座前面一截很容易取下来清洁。
2、便携盒
除了充电座以外,对于经常旅游或出差的人来说,便携盒也是个挺重要的选购依据。
我手里的五款产品仅有三款配送了便携盒,分别是欧乐B 5000、飞利浦HX9352和售价仅99元的贝医生,而定价高达1999元的舒客G2s和售价近千元的松下DL75居然没有。
厚度方面三款差异不大,不过从质感和颜值来说,欧乐B这个便携盒已经被我们诟病多年,只有7000起的型号才会配送颜值在线的便携盒。
飞利浦9系牙刷的便携盒再次成为颜值和实用的巅峰,它的内部可以收纳牙刷和两个刷头,并且预留了方便手指取放的凹槽。
外观方面也是很酷的粗糙布质纹理,跟超人、蝙蝠侠电影版的新服装纹理类似。
而最为感人的是它同时是个充电器,可以通过USB线直接给牙刷充电,虽然接口是古老的MINI-USB。而其它品牌的便携盒里根本没有预留充电器的位置,只能单独携带充电器。
欧乐B的便携盒真的是丑出天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为了便携盒而升级到7000系列去。
这款轻奢金属旅行盒表面是仿皮质感,内部类肤质处理,两端是金属拉丝,颜值和质感都跟飞利浦那个有的一拼。7000系列配送的是这款便携盒,而9000系列则配送同样外观但具有充电功能的便携盒了。
贝医生配送便携盒确实有些出乎预料,虽说这个盒子质感一般,但毕竟众筹时候牙刷才99元,现在零售价也才129元,这价格只够购买飞利浦或欧乐B一个颜值在线的收纳盒而已。
充电式的电动牙刷都是不可换电池的设计,但多数时候这些牙刷都是因为电池老化而被淘汰的,通过更换电池就可以重现生机,本站就有很多更换电池的教程。
贝医生和舒客的说明书都没提到电池的处理,而另外三款进口品牌都有较详细的介绍,不过不是更换电池,而是丢弃时候如何取出电池,这应该是部分国家法律要求的吧。
松下和欧乐B取出(更换)电池的方法很简单,松下底部有个螺丝,宁可就能拆机更换了,而欧乐B只要把牙刷放在充电底座上逆时针旋转就能解开底盖。飞利浦则非常暴力:用毛巾包住牙刷,用榔头砸牙刷尾部,直到底盖脱落,换句话说就是压根不想让你换电池,想无损更换很难操作。
今天我想说的这只表,对于名表玩家、广大消费者,都有参考意义。在欧米茄庞大的名表阵容中,它是最适合日常佩戴,同时价格公道的一只手表。在2017年,海马AT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更新换代。目前,在售的海马AT,均为第三代海马AT。特点为,换装欧米茄新一代8800/8900自动机芯,使用6点位日历的新盘面布局(一代、二代的日历在3点位,请注意识别)。在售海马AT男表,主打41毫米、38毫米两个尺寸。其中38毫米海马AT,紧凑的尺寸,加上最新的彩盘,是日常一大首选。欧米茄也将新的38毫米彩盘版本,命名为海马Aqua T
现在很多人购买手表不仅仅是为了看时间,更多是作为装饰品,让自己的穿搭更有亮点,更彰显气质。接下来给大家推荐7个性价比超高的中国手表品牌,有颜值有品质,价格也亲民。no.1综合评分91海鸥1049.00自1955年创立之初便开始自主研发机芯,在中国机械腕表行业拥有“独一档”的制表实力。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家机芯,以走时稳定、故障率低和成本低的特点声名远扬。
欧米茄星座表哪儿去了?这种表如今罕见,今天保养了一块欧米茄的星座表。手表指针有些氧化,玻璃边缘有磕碰,机芯也有轻微的氧化。可以看出自动地方已经磨损严重。最严重的是摆尖,宝石反放,摆尖肯定断了。自动轴承也磨损了。手表有这些问题,需要拆解处理。这是一款老星座表,08年刚入行时,欧美架最畅销的就是这个款式。
很多人不明白机械表为什么会受到资本推崇?机械表通过精巧的机械设计,只需要手腕平时晃动所产生的能量就能驱动机芯齿轮的运转,从而实现计时功能以及其他复杂功能,还能展示出机械美学让整块表富有艺术气息。虽然它不需要电池,机芯本身有运动量就能产生动力,但所有的机械零件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磨损或故障。而资本青睐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更容易坏,定期的维修保养能够带动整个产业,也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销量。
大家好,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讲关于机械表的保养时间的问题,机械手表的保养也可以说的上是一门学问了,机械手表的内部构造非常复杂,所以说我们保养起来也是需要大把的钱,很多人也不愿意频繁的保养,只要能走没有毛病就没事,而且也不知道多久该保养,什么时候该保养了,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机械手表每隔多久保养一次最好以及机械手表的保养周期介绍吧。
你喜欢手表吗?如果喜欢,那下面的这些手表是非常值得了解的,因为每一款都是经典,同时可以彰显不同的身份,让你可以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最后不妨把你喜欢的手表就在评论区吧,我们一起学习学习。15、卡地亚法坦克系列:最佳高端女表外壳尺寸:20毫米材质:不锈钢机芯类型:石英颜色:银、金卡地亚的法坦克系列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Hello!大家好,我是灵儿。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台湾TW厂出品的卡地亚蓝气球系列WE902063女士时尚机械腕表!【表壳】表壳三件套都与原装通用,表径33毫米,厚度10.5毫米,吻合原装尺寸。玻璃3点位月牙斜度是cnc雕刻,并非用模具压制。【底盖】升级底盖螺丝孔攻牙很顺螺丝很平整,底盖字体雕刻比较深,而且字体跟原版一样有亮度。玫瑰金底盖有Au750和狗头标志。
男士钻戒tiffany钻戒报价周大福钻戒价格tiffanyco项链价格男士白金项链施华洛世奇水晶吊坠天梭手表维修点蒂芙尼钻石戒指价格swarovski水晶项链铂金首饰北京修表机械表误差周大福黄金首饰价格石英和机械的区别蒂芙尼结婚钻戒价格黄金项链款式dwguess是什么牌子polo club西铁城光动能ck女表光动能电波表黄金饰品机械表和石英表哪个好鲁美诺斯宾格迪赛英纳格黄金首饰电子手表...
?以最常见的日历型腕表为例,表冠共分为三档,原位用于上发条,一档用于调节日期,二档用于调节时间,当手表走时出现错误时,常见的三种情况及调整方法如下:1.拔出表冠至二档,调节时间,使指针均在下半表盘(为避开禁区,从而保护手表内部机械齿轮)。但很多表友并不知道正确的调校方法,所以会出现错误操作,导致日历不跳,甚至是因为在禁区时间进行调节,进而导致机芯损坏,结果只能送修。
西铁城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推出年差1秒的“Caliber 0100”光动能腕表。新款腕表搭载着去年品牌100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精度为±1秒/年“Caliber 0100”超高精度光动能机芯 西铁城CITIZEN 推出了 "Caliber 0100"全新Eco-Drive机芯手表系列,全球限量发售的三款全新Caliber 0100机芯光动能手表...
劳士顿女机械手表使用说明是用上面的按钮调节。中间有3个小表盘的那种,如果是的话靠右上边有12个数字的是月份,用最下面的按钮调节。劳士顿女机械手表品牌特点 作为中国腕表界近年崛起的新星,劳士顿品牌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原材料控制机芯,采用原装瑞士进口机芯。机芯进行严格检测调校。劳士顿ROSDN,中国腕表品牌新星,属深圳市艾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资核心品牌,另有时尚品牌艾诺劳士顿于2005年创立。
宾卡达手表的档次属于中高端品牌。其设计以简洁的风格为主,但戴起来却不失大气,很符合各种人群的气场,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一般情况下,宾卡达手表的价格大约在3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一些特别的限量版价格可能更高。其款式多样,覆盖了多个系列,包括万国表、五洲表、厚德表、狮子表和多个经典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