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已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数字化经济的崛起和消费人群的代际切换,都在不断驱动消费的增长。2020年,面对充满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提出“国内经济循环”,更使消费成为完成经济闭环、重塑产业新局的重要抓手,新消费成为炙手可热的风口,受到创投圈广泛关注。
天图投资合伙人、长江EMBA校友、《新消费时代》一书的作者李康林,在消费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洞察和经典案例,曾主导投资了爱回收、鲍师傅、疯狂小狗、饭扫光等项目。今天和大家分享李康林校友的一个剖析案例——运动品牌 Lululemon,这个黑马品牌近年来动作频频,在十年内估值增长了近百倍,希望它的品牌方法论能对你有所启发。
Lululemon是谁?Lululemon是瑜伽爱好者狂热追捧的“运动休闲”品牌,也是Athleisure(运动和休闲风)的缔造者,可以说是它掀起了整个运动/时尚服饰界的这股运动休闲风。在Lululemon火爆之前,没有女性会觉得穿运动装上街是件很时髦的事情。而如今,运动与时尚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
Nike与Adidas领跑运动服饰市场多年,几乎没有敌手。没想到2000年才在温哥华开出第一家店的Lululemon,居然用了19年就跻身运动服饰市场前三的位置,被它甩在身后的,是一众拥有几十年历史的知名品牌。
那么,Lululemon是如何突围的呢?
我为什么想写Lululemon
关注到Lululemon,是因为这家公司是美股消费领域过去十年当之无愧的明星“牛股”,过去十年估值增长约100倍。诚然,市场的热情源自其出色的业绩。
从Lululemon的市值排行、营收增长到运营坪效,其成绩都在行业中名列前茅,探讨这样一个公司的成功之路是很有意义的。Lululemon能够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是因为它抓住了新运动品类的红利,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其实,有很多公司都是在品类的分化过程中抓住了新品类的机会。因此,我将借Lululemon这个案例重点讲述品牌如何抓住品类红利。
美国的运动发展趋势
运动之于人类的意义一直在变化,这也是导致运动装备公司的市场不断变化的关键。
进入21世纪之后,运动对于人们的意义不仅是竞技和娱乐,而且与减肥、健康息息相关。1962年,美国的肥胖率是13%,而在199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9.4%, 2014年,这一数字甚至上升至37.7%(其中女性的肥胖率更高,为38.3%)。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公告,这一结果其实是由“糖鸦片”造成的,即工业化时代食品饮料企业利用人造糖的成瘾性疯狂营销、攫取市场红利的结果。
于是,新时代下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追求。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运动行列中来,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其中,又以健身这样的非竞技类运动为核心。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健身行业规模从2000年的120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280亿美元,其中,女性人群比例已经超过60%。
瑜伽作为一个新品类,带来了红利
其中,瑜伽就是健身行业的一个重要子品类。瑜伽的兴起,归根结底有三个原因。
第一,瑜伽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人们广泛传播,它既有减肥的功效又有塑形的功效,尤其受到女性群体的欢迎。
第二,在功效上,瑜伽可以提升柔韧性,是力量型健身方式的补充,瑜伽甚至在很多地方被使用到肌肉损伤的复健课程中。
第三,瑜伽的社交属性强,多为群体班/课,而且健身的场所不受限制。
自21世纪初开始,瑜伽在北美流行起来。美国参与瑜伽运动的人数从2000年不到1000万人增长到了2016年的3670万人,预计在2020年可以超过5000万人。
新的运动品类催生出新的商业机会。瑜伽运动和其他球类运动不同,它所需要的装备是全新的,所服务的人群需求也完全不同。而当时的运动巨头们(如Nike和Adidas),主要关注的领域还是市场更大的球类运动和奥运项目类运动,所服务的也主要是男性群体。对于它们来说,瑜伽的市场规模太小,还不足以单独开辟子品牌或者系列产品来进军这一市场,这就为该市场中新品牌的诞生制造了机会。
面对瑜伽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和女性消费群体的增长,Nike和Adidas显然都错估了这一波影响力。
直到2014年,Nike才发布“Nike Women”战略,在纽约市首先开设了线下女性体验店。Adidas则于2016年在维多利亚公园建立了一个“X形”的Pop-Up概念空间,为年轻女性提供免费的健身训练体验。
可能是因为大公司的决策滞后,也可能是出于品牌整体定位的考虑,这些巨头们没有全力开拓女性市场。不管是Nike还是Adidas,都采用的是单品牌战略,其男性化、竞技运动的标签难以去掉。市场需要更加适合女性运动的非竞技运动类品牌。
巨头们难以填补的新需求,就造就了这将近20年的新品类红利期。
Lululemon和他的对手们比,做对了什么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出现了以瑜伽运动群体为主要目标客群的新创品牌。这些品牌区别于Nike等运动鞋起家的巨头们,以生产服装类产品为主(瑜伽不需要鞋子)。同时,因为瑜伽群体多为女性,所以他们在品牌设计、产品设计、宣传方式上也更偏重于女性群体。
20世纪末期,两家以瑜伽为主要品类核心的公司Lululemon(加拿大)和LornaJane(澳大利亚)最早看到了市场机会。
Lululemon在1998年创立于加拿大,创始人为Dennis Chip Wilson,之前花了20年创建了一家售卖滑雪和冲浪装备的公司。随着21世纪初期瑜伽运动在北美快速流行,创始人找到了传统瑜伽服饰的痛点,针对此进行了科技升级和外观改良,让瑜伽服饰穿着更舒适、外观更加时尚,适应上班、健身、聚会等多种穿着场景。2000年,Lululemon在加拿大温哥华开设第一家门店;2004年,Lululemon以直营店模式在北美开店,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07年,Lululemon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Lorna Jane则是一个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服饰品牌,其创始人Lorna Jane Clarkson女士就是一个“不老女神”,50多岁还身材完美、面容年轻,可谓是当时的“网红”。她本人时常会登上该品牌的宣传册,而且也会出书介绍健康生活和饮食的知识。Lorna Jane的名言是“Move、Nourish、Believe”,鼓励女性去行动、注意营养以及对自己有信仰。
Lorna Jane的设计特点是鲜亮的荧光色。该品牌在2008—2013年保持了40%的年均增速,Lorna Jane曾拒绝过Under Armour等公司的收购邀约,曾放弃过IPO计划,现在仍保持个人的控制权。2016年,Lorna Jane官方披露数据为估值5亿美元,拥有200家门店,门店的70%都在澳大利亚,20%在美国。
回头看这两家公司,Lululemon相较于Lorna Jane最大的优势就是北美市场比澳大利亚市场拥有更大的地缘优势。此外,Lululemon在资本化的进程中走得更顺利,得以成为瑜伽服装第一股,享受到了资本红利。
2007年,Lululemon得以成功上市,市场的巨头们这才发现了瑜伽品类并不小众,而是隐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巨头们也尝试性地开辟了瑜伽系列产品。面临新品牌的竞争,Lululemon凭借着出色的品牌策略,在面对众多新竞争者时依然保持了领跑的位置。
Lululemon的品牌策略
01/产品
在产品方面,Lululemon做得更加专业。当时,市场上专门针对女性开发的运动服饰较少,针对瑜伽运动而开发的产品更是不专业。Lululemon创始人利用几十年做运动装备的经验,将科技融入瑜伽服中,采用最新的面料制作,具有柔软、透气、排汗、舒适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瑜伽服的穿着体验。
同时,Lululemon还对设计、剪裁工艺、花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发,使得产品更加时尚,适合多种场合穿搭。
通过紧抓科技、时尚两大要素,Lululemon迅速通过产品获得了用户的信任。在向运动上衣、短裤、配件等新品类扩充的时候,也牢牢遵循这一原则。
02/定价
瑜伽运动的源点人群(高势能人群)多为中产女性,对品质要求高,有支付能力。因此,Lululemon在定价策略上也极好地满足了目标客群的需求,同类型产品定价普遍是Nike、Adidas的两倍以上(以瑜伽裤为例,Lululemon的定价在80~150美元/条,而Nike的定价集中在40~60美元/条,在国内市场价格差距更大)。
更高的定价使得Lululemon在市场规模还较小的时候即可获得较高的毛利,从而促进业务的稳健发展。
03/渠道
坚持直营开店模式。为了更好地得到消费者反馈,与传统体育品牌通过代理商销售模式不同,Lululemon坚持以直销为主,公司通过开设直营门店展开销售,并通过更好的门店体验、服务保持品牌调性。
在Lululemon的门店中,经常会开办瑜伽体验课。在消费者选择服装的过程中,店员也会进行瑜伽知识普及和动作指导。
04/营销
不同于传统运动品牌重金邀请明星拍摄广告的模式,Lululemon更多通过“口碑+KOL营销”进行品牌传播。
初期阶段,Lululemon通过深入社区,与瑜伽馆、瑜伽教练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各种瑜伽活动来推广产品和品牌;优质的产品以及更紧密的情感联系,使得Lululemon在源点人群中迅速建立口碑,并不断传播。
其后,通过“大使计划”进一步推动品牌的传播。Lululemon在全球各地寻找运动意见领袖帮助产品和品牌进行传播。
最后,找到知名度更广的明星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例如,美国的明星艾薇儿、卡戴珊,国内的明星姚晨、刘涛等均是Lululemon的使用者。
通过由小到大,逐层递进的精准推广,Lululemon建立起了一套低成本的品牌营销方法,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Lululemon对于这些后来者的竞争壁垒,从供给端看,规模效应、要素垄断、学习曲线是三大供给端竞争壁垒。
Lululemon是谁?Lululemon是瑜伽爱好者狂热追捧的“运动休闲”品牌,也是Athleisure(运动和休闲风)的缔造者,可以说是它掀起了整个运动/时尚服饰界的这股运动休闲风。在Lululemon火爆之前,没有女性会觉得穿运动装上街是件很时髦的事情。而如今,运动与时尚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Lorna Jane则是一个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服饰品牌,其创始人Lorna Jane Clarkson女士就是一个“不老女神”,50多岁还身材完美、面容年轻,可谓是当时的“网红”。她本人时常会登上该品牌的宣传册,而
Lululemon是谁?Lululemon是瑜伽爱好者狂热追捧的“运动休闲”品牌,也是Athleisure(运动和休闲风)的缔造者,可以说是它掀起了整个运动/时尚服饰界的这股运动休闲风。在Lululemon火爆之前,没有女性会觉得穿运动装上街是件很时髦的事情。而如今,运动与时尚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Lorna Jane则是一个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服饰品牌,其创始人Lorna Jane Clarkson女士就是一个“不老女神”,50多岁还身材完美、面容年轻,可谓是当时的“网红”。她本人时常会登上该品牌的宣传册,而
Lululemon是谁?Lululemon是瑜伽爱好者狂热追捧的“运动休闲”品牌,也是Athleisure(运动和休闲风)的缔造者,可以说是它掀起了整个运动/时尚服饰界的这股运动休闲风。在Lululemon火爆之前,没有女性会觉得穿运动装上街是件很时髦的事情。而如今,运动与时尚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Lorna Jane则是一个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服饰品牌,其创始人Lorna Jane Clarkson女士就是一个“不老女神”,50多岁还身材完美、面容年轻,可谓是当时的“网红”。她本人时常会登上该品牌的宣传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