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我是大禹老师。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另一种问题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将眼睛与眼镜的问题与凸透镜规律结合起来。今天就来看一下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
首先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近视眼,什么是远视眼。所谓的近视眼就是指晶状体将会变厚,此时它的聚光能力将要变强,变强就意味着焦距是要减小的。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聚光能力变强是焦距减小,而不是焦距变大。
焦距减小,原本成在视网膜上的像就会成在视网膜之前,此时就希望用到一个凹透镜来减弱聚光能力,所以近视眼镜都应该是凹透镜了。远视眼正好与之相反,远视眼指的是此时晶状体将要变薄,它对光的聚光能力将要变弱,变弱就意味着此时焦距是要变大的。原本成在视网膜上的像将会成在视网膜之后了,就需要用一个凸透镜来增强聚光能力。这就是近视眼与远视眼以及它们的矫正方式。
接下来来看这道题,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像,这个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这类问题就是应该通过判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判断。通过所给的图可以看出,此时物距应该是15.0厘米。在这里如果有考察物距和像距大小的时候,大家一定记住刻度尺是要估读一位的,如果不估读就错了。
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像距应该是30.0厘米,且物距小于像距,正好满足投影仪的成像规律。因为投影仪应该是物距大于一倍,像距是大于2倍焦距的,所以此时它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第一个空应该成放大的线。
接下来将光屏移至刻度线50厘米处,发现移至50厘米刻度处时,此时光屏是靠近了透镜,问蜡烛应该怎样移动?有句话叫敌进我退,退。敌退我追,也就意味着当光屏靠近透镜时蜡烛应该远离透镜,当光屏远离透镜时蜡烛应该靠近透镜。所以本题给的是光屏靠近透镜,蜡烛就应该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了,只有这样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接下来他问:如果保持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前放置度数合适的什么样的眼镜才能再次成像?发现第二次所成的像比第一次更靠近透镜了,说明它的聚光能力应该比刚才更强了。聚光能力变强是希望用凸透镜来使它的聚光能力变强的,所以应该是远视眼镜,光屏也能够再次成清晰的像。
焦距减小,原本成在视网膜上的像就会成在视网膜之前,此时就希望用到一个凹透镜来减弱聚光能力,所以近视眼镜都应该是凹透镜了。远视眼正好与之相反,远视眼指的是此时晶状体将要变薄,它对光的聚光能力将要变弱,变弱就意味着此时焦距是要变大的。原本成在视网膜上的像将会成在视网膜之后了,就需要用一个凸透镜来增强聚光能力。这就是近视眼与远视眼以及它们的矫正方式。
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人近视的特别多,尤其是近视的比较严重的朋友,一旦摘下眼镜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很多喜欢游泳的朋友在游泳时也要带着近视泳镜,那大家知道如何选择近视泳镜的度数?因为水下折射,所以近视泳镜低个50度基本上感觉不出来;如果有散光,选取度数时在近视度数的基础上,加散光度数的一半为宜。例如:近视200度、散光100度,则按照250度近视计算选择200度的近视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