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沛门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这句真理名言,究竟是什么才让沛迷们不惜大洒金钱都要争到PANERAI?
对于沛纳海的理解,从十沛九假的认识到沛海无涯的历程。或许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沛纳海,但其核心三要素是不会改变的,分别是军表、夜光、劳力士,这三样东西成就了沛纳海。接下来就来看看沛纳海的历史路程。
1860年乔凡尼•沛纳海在佛罗伦萨的感恩桥创立钟表店,工作坊主要是经营销售钟表的模式。当时的沛纳海还不算出名,直到他的儿子莱昂·弗朗切斯科迎娶军官的女儿,才开始慢慢的与军方建立合作。
在1916年之前,沛纳海已开始与意大利皇家海军合作,这份稳定高利润的订单业务无疑让工作坊无后顾之忧。在1930年沛纳海也开始分销劳力士产品,也为后来的合作奠下基础。
Ref.3646
1936年,沛纳海以“RADIOMIR”(放射性夜光物质:镭)专利名称作为手表的系列名字推出市场,委托劳力士制造商供应型号为2533、3646、6152、6154的腕表。关于这段历史有较大争议。这里还是单独扩展延伸下。
沛纳海一开始只是负责销售腕表,并不具备生产能力;当时的海军急需要一种在水下看时方便的腕表,作为供应商沛纳海的想法也很简单,便委托劳力士生产表款并换上自家做的夜光盘解决问题。
当时能生产防水腕表厂的选择不多,加之劳力士有现成的表款,这也成为沛纳海唯一的选择。而劳力士在当时的名气还不是那么大,有高利润的定制订单也让双方十分愉快。至于二战期间,在战争威胁下劳力士还是默许供应了少量订单给其他军队,当然这些订单双方都是不情愿,所以出现了无logo的专用版。直至1955年,劳力士帮沛纳海代工的情况才完全停止,可见早期沛纳海的腕表都是劳力士负责;所以也有了一句不成名的规定:劳沛不分家。
回到二战期间,沛纳海依靠海军的订单,除了生产早期发明的夜光瞄准器,腕表还发明指南针、深度计、还有光学仪器等。这些产品很大程度离不开放射性物质镭的运用,可以说沛的发家正是靠夜光。但有个观念得纠正下,无论早期的镭还是后期的氚两种夜光,虽然沛申请了“R”和“L”夜光专利并注册成商标,但并不代表放射夜光就是他们家独家发明。在当时还是有不少厂家也能制作夜光涂料,只能说他们家配方做的比较好、加上名气大仅此而已。
1949年,发光物质镭的放射危害已被众人知道,科学家们发明了新的发射性夜光氚进行替代。而这次沛纳海抓住机会,立马注册了“LUMINOR”品牌。并在1950推出极具识别的表冠大护桥。从这时起沛开始拥有两种腕表,一种是劳身影的“RADIOMIR”,另外一种就是自家身影的“LUMINOR”。围绕这两种壳型,延伸出的款式就不一一列举。
1995《十万火急》,5218-201A
1993年,退出军方合作后的沛纳海本想以此为纪念,首次推出“限量”概念腕表。结果一炮而红,更是被电影巨星史泰龙看中(还送给阿诺,两位硬汉把沛直接弄火了),沛纳海逐渐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如果说1997年的沛还是小打小闹,那巨鳄历峰集团的前来,独到的眼光将其纳入旗下之后,正式将沛纳海推向高潮。加入历峰后,公司CEO在1998年抱着谨慎的态度,仅在几个地区推出少量的实验版(德国、意大利、瑞士)。看到市场反响很不错,便立马加大投入。在2002年推出自产机芯P.2005,此举让沛纳海一跃成为少数拥有自产机芯的中高端品牌。
沛纳海的首款L’Astronomo腕表于2010年面世,适逢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并以之观测星象400周年,作为品牌创制的首款搭载陀飞轮调节器、日历、时间等式功能,以及日出和日落时间显示的腕表,彰显沛纳海作为佛罗伦萨品牌凭借独特手法演绎传统复杂工艺的深厚造诣,为卓尔不凡的高级运动腕表世界倾注创新格调。2018年,沛纳海延续前作开创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SIHH上特别呈现全新LUMINOR1950 陀飞轮月相时间等式两地时间腕表,镂空机芯P.2005/GLS 将按照客人所选地区的经纬度订制和运作。
这块青铜圣斗士从外观上看就知道是属于Luminor系列,独特的表冠护桥设计堪称经典,同时也是沛纳海为意大利皇家海军效力过的证明。深绿色的表盘搭配青铜材质的表壳才一推出就受到众多表迷们的追捧,而且绿面的设计在沛纳海也是首次。别的表壳都是要做到清楚明亮,不能有一丝划痕,而这款382就不一样了,带一点锈蚀的摸样复古的味道才是王道。
一如沛纳海的风格,这块表名字很长,LuminorMarina 1950 3 Days Automatic Acciaio ——3日动力储存自动精钢腕表。关键词很清楚,属于Luminor 1950壳形,所以带有当年沛纳海军表专利——表冠护桥设计。表径44毫米,防水约300米,为方便,之后兔子就直呼型号910了。
众所周知,目前表壳材质中钛金属,陶瓷具有硬度大,重量轻,防划能力强的特点,但在之前SIHH沛纳海新品发布会上LUMINOR系列型号为PAM00616的新款沛纳海腕表使用了重量更加轻巧坚硬的材质碳纤维合成材料carboteche。记得2010年时候沛纳海就因为推出了青铜材质表壳,腕表消费者都大为惊喜,并且很快接受了这种新型表壳材质。
本人男26岁,高中时期姑姑送我一块黑色钢链精工,工作之后表链经常出现脱落的毛病,于是未来老丈人将他15年前的浪琴康卡斯拿给我来戴,非常喜欢沛纳海硬朗的外形,怎奈钟情金属表链而恰巧沛纳海金属表链款式太少随意所以当初没有太过上心于沛纳海,由于婚期将至与未婚妻去沈阳看表,路过沛纳海抱着欣赏的态度进去了,结果0722映入了我的眼帘,他符合我对我的婚表的所有要求,坐在旁边的未婚妻看见我试戴后也认为他非常的适合我,未婚妻见我非常的喜欢正好赶上活动便在下一个周末拉着我的未来老丈人老丈母娘给我买了下来。
本想做坛子里第一块的,结果发现前些日被另外一位表友抢了先。在这里我想就沛纳海再说两句,记得大学那阵儿第一次看到沛纳海的照片,觉得这牌子真是帅爆了,但对于ETA机芯加上外壳的历史卖到几万块感觉这牌子真敢卖,后来三年前去店里试戴了一下,结果非常失望,因为我腕周细,沛纳海戴在手腕上无论怎么看都格格不入,再后来看到16年沛纳海迎合市场发布了超薄款和减肥了的新款,又重新燃起对沛的爱,自认为对沛也算是抱持着一种很欣赏的态度了。
沛纳海可以说是最具辨识度是品牌之一了,胖胖的表身,大大的表盘,被表友亲切的称为“胖大海”。沛纳海从外形上可以分为两种:radiomir和luminor,表冠有护桥的是luminor,没有护桥的则是radiomir。一般的沛纳海radiomir也就几万块钱,但是有一块沛纳海radiomir竟然卖了51万元,而且是一块表面完全没有logo和任何标志的沛纳海。
故事的开头源于沛纳海的专利发明镭夜光材料,由于镭不稳定而在之后产生衰变,夜光涂层开始变色,并蔓延至表盘之上。PAM00687表款正是以这个意外为设计源泉,制作了全新的渐变棕色表盘,以致意这项专利。这款渐变棕色盘沛纳海大表径腕表是2017年SIHH上不错的新款之一,从设计上一改往年的设计风格,在表圈上镌刻品牌logo,选用兼具线条之美与棱角分明磨砂精钢表圈,为腕表增添独一份的视觉体验。渐变棕色表盘与立体时标相互映衬,使得时间的显示更加直观且具有观赏性。两针设计更是让这款腕表富有十足的韵味。搭配一条内涵十足的
沛纳海在创新材质方面很领先,使用新材质的手表很多。比如陶瓷、碳纤维、再生钛、金属玻璃等。沛纳海1441是一只全陶瓷手表,尺寸44毫米。1441采用沛纳海Luminor 1950壳形,即有沛纳海标志性的护桥,并且表壳侧面是弧形造型,和Luminor壳形的长方形侧面形成区别。虽然现在沛纳海为了便于推广、宣传,已经淡化Luminor壳形和Luminor 1950壳形的系列区分,统一合并为Luminor系列,但各位资深玩家可以自行掌握识别方法。
沛纳海和积家都是高端腕表品牌,但它们的档次高低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沛纳海的档次略低于积家。这是因为沛纳海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机芯技术相对简单,主要是为意大利海军制作精密仪器。而积家则拥有1200多枚机芯,享有398项注册专利,在计时和复杂功能方面表现出色。总的来说,积家的综合实力和工艺技术都更胜一筹,但沛纳海也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功能特点。选择哪个品牌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需求。
首先,表把往外拉,调整日期的时候,表把可以有两节拉出。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旋转表把调到正确时间。 如果是上午,就是调时针不到一圈,如果是下午,就需要转1圈... 首先,表把往外拉,调整日期的时候,表把可以有两节拉出。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旋转表把调到正确时间。 如果是上午,就是调时针不到一圈,如果是下午,就需要转1圈... 然后,再往外拨一下,调指针。
仔细把玩手里的这块190,竟有一种就别重逢的感觉,那个时代沛的努力、沛的用心,竟在这一块190上显示得淋漓尽致。在我心里,现代RADIOMIR只有两大经典,232和190,个人更推崇2针的232,更平衡,更古味。190也是亮点颇多,经典的三明治盘,金针,小秒也是沛纳海的招牌之一,配上积家的8日链,绝对称得上沛纳海家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