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日,有中延院同学发来照片,似是2017年现场教学场景,遂复之以当年随手拍数帧,内有参观档案馆之情形,再见油印读物,怀想上世纪70年代余恰工友少年,风华…参加运动,加班刻蜡版生活,那时并无印制设备,油印已属高级传播手段,哪个单位没有刻蜡版写黑板报抄大字报高手,偶那时见有此种笔体,无贴无师,自摩字画,亦成一时不下车间杂艺,算是舞文弄墨调剂单调车工生活之一法。现今审视,不知何书体。再见延安油印制品,仿佛类同,暂作蜡板体吧。蜡板体的优点是卷面整齐,掌握不好划破蜡纸,显得华丽丽又难写,其实自娱成分更多,比仿宋为快,比毛体容易,比其他手写体划一。
图一是1946年的油印品,其余是偶的摩写。以前刻蜡版实际上用的是铁笔,现在用毛笔写一写这种字体,另有味道。
忽一日,有中延院同学发来照片,似是2017年现场教学场景,遂复之以当年随手拍数帧,内有参观档案馆之情形,再见油印读物,怀想上世纪70年代余恰工友少年,风华…参加运动,加班刻蜡版生活,那时并无印制设备,油印已属高级传播手段,哪个单位没有刻蜡版写黑板报抄大字报高手,偶那时见有此种笔体,无贴无师,自摩字画,亦成一时不下车间杂艺,算是舞文弄墨调剂单调车工生活之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