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聊了《孽债》里的潮流女装(《孽债》版夏日女装穿搭指南)。
今天,我们再通过这部“神剧”来看看上世纪90年代上海男装的潮流风向标。
剧中,男性人物的服装和其各自的职业、性格一一呼应。
沈若尘身为杂志编辑,总是一副黑框方镜,胸前配有两个大口袋的素色衬衫↓
而云南知青朋友来上海探亲时,同为知识分子的两人,几乎穿了同款↓
吴观潮,合资企业经理,坐拥面对东方明珠的独立办公室。
哪怕在别人打赤膊的天气里,也永远是长袖衬衫,打领带,着全套西装↓
俞乐吟的老公马超俊,一个混社会的暴发户。
他的着装风格,可以和1995年《文汇报》上《穿衣氛围》里描述的一类完美契合:
“着价位在四位数以上的名牌西装,但不结领带,手戴三枚以上方戒,走出豪华餐厅时不时剔牙,‘土方老板’是也。”
另有配饰链子、摩托车、大哥大、大背头配合,马哥的江湖气息扑面而来。
不过,今天主要想讲的是通刷《孽债》后,我们从剧中更多男性衣着里,总结出了90年代上海男装出镜率最高的三大单品。
这位路人完美结合了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三大男装单品
单品一:西短
《孽债》男装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下装短裤比例很高。
开头一幕,几个云南知青子女刚到上海,找路人小哥问路。
路人小哥穿着一件横条纹t恤,棕色西短,搭配黑色中筒袜和皮鞋↓
这身穿搭炸出了一波弹幕:
“这大哥西短袜子好潮啊”,“短裤长袜,这装扮好有年代感”,“皮鞋配丝袜,我老爸也老那样穿”。
沈若尘所在编辑部门口的一个镜头,四个路人里,三个短裤+中筒袜的小哥↓
虽然现在潮人们也会这么搭,但没90年代初期的短裤这么短,这么紧↓
镜头里90年代初期的西短,大致在大腿中部偏上的位置,款式偏向紧身,往往搭配中筒袜,再加皮鞋或者凉鞋。
为什么30年前上海街头那么多穿短裤的男性?理由就一个字,热。
从80年代初开始,男人们穿起了“西短”,并且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路数。
1987年6月的《新民晚报》刊登《西装短裤的配套美》一文,对此做了概括:
“着西式短裤配套的有两点。一是皮带装饰,另外就是长筒袜子。皮带宜选深色调的光牛皮装饰搭扣型的,一般不宜用细窄型。袜子讲究深色调的,如藏青色、棕褐色、绛紫红。浅色未免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
到了90年代初期,上海的“西短”开始变长了。
1992年《新民晚报》关于西短的报道所搭配的图片
1992年的《新民晚报》提到:
“几年前曾经很流行的又短又紧身的西短,正在逐渐被又长又宽松的西短所取代。”
剧中卢家伯伯和儿子出门找思凡的时候,穿着的西短已经到了膝盖上↓
可以说,《孽债》拍摄的时间,属于“西短”的流行末尾。
宽松的西短没流行多久,随着空调的普及,上海男士们的夏装逐渐被长裤取代。
1997年的《解放日报》里《处处有空调,“西短”不行时》中,记者在南京路做了一番观察,“发现在百人中只有十余人穿着西短”。
“那些买长裤的男士说,过去穿西短是图个凉快,如今写字楼里的工作条件好多了,大多有空调设备……除此之外谈业务、谈生意的场合都选择在饭店、宾馆和酒吧里进行,不说这些地方皆有空调,而且穿西短也显得不合时宜。”
率先坐进写字楼的吴观潮夏天一直穿长裤
到了2000年,记者再次在南京路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
“几乎没有什么男性穿着西装短裤出来逛街,除偶有一、二个穿沙滩裤外,差不多都身着长裤。”
单品二:锦纶丝袜
要和这身紧身西短搭配,中筒锦纶丝男袜少不了。
剧中俞乐吟的丈夫马超俊有一幕从餐厅里出来,跨上摩托车,露出了一截锦纶丝男袜,也称“卡丝袜”↓
锦纶丝袜很早就有,但80年代的趋势,是长度变长。
1984年7月的《解放日报》提到:
“近年来由于服装的不断翻新,袜子与服装的配套是当年值得注意的倾向,流行款式已从短袜转向中统、长统。如夏天男青年着西装短裤,女青年穿裙子,都喜欢配套中统锦纶丝袜。”
1984年7月4日《解放日报》上关于袜子流行趋势的报道
女式以透明、白色、玉色、棕色为流行,男式以咖啡色、紫绛色为好销。
锦纶丝袜在80年代的流行和皮鞋的普及有关。
“在衣着不讲究的年月里,夏天男女清一色的塑料凉拖,确实无需锦纶丝袜裹足。但是近几年来,人们穿着入时起来,‘乌龟壳’似的塑料凉鞋已被千姿百态的皮鞋取代,与之配套的锦纶丝袜的供应量也就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预计,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每年锦纶丝袜的需求量要上升50%,男袜上升幅度就更大。”
——1987年6月的《解放日报》提及了这种变化。
不过化纤材质的丝袜,到了80年代末出现了竞争对手——运动袜。
1988年《新民晚报》的记者对此颇为看不懂,称其为“小青年大热天穿厚厚的棉尼运动袜的怪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鞋子的关系。
“白色棉尼运动袜十分抢手与今夏流行运动鞋旅游鞋有关”,由于透气性更佳,不易有脚臭,“在十几岁至三四十岁的男士中风行极速”。
1988年8月29日《新民晚报》上关于“卡丝袜”落伍的报道
《孽债》中,俞乐吟的儿子盛天华几次穿着高帮帆布鞋,都搭配了白色运动袜↓
而后随着休闲运动鞋的全面流行,锦纶丝袜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现在要在街上买一双锦纶丝袜,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某宝上这种纯化纤材质的袜子,会加上“老式”两个字↓
街上还在穿着这种“时代遗珠”丝袜的,也多是老年人。
前些天在马路上偶遇一位穿锦纶袜的老伯伯
单品三:polo衫
《孽债》中男性夏天上装出现比例最高的是polo衫。素色较少,条纹和印花居多。并且这是一个横跨了中青年的单品。
剧中少年安永辉找中年“几根法”屈显亮同志打架的时候,一个黄色条纹,一个绿色条纹,两相对望↓
而梁曼诚的同事小黑皮,喜欢更为花俏的图案↓
当时,上海人管这种上衣叫“汗衫”,晚一点叫“t恤”,没有polo衫这个说法。
也有称为扣子衫,或者网球衫。
1986年,上海各大报纸都开始讨论起了“t恤”这个新冒出来的词语。
《为什么叫“t恤”》(文汇报1986年7月)对此进行了科普:
“t恤俗称扣子翻领衫,是一种夏令时装。”
“t恤是英文t-shirt的译音,据说‘t’是短袖衫的象形字母……t恤在七十年代风靡于欧美地区,后来流行到香港、东南亚等地区。近年来,t恤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身价越来越高。”
1986年7月15日《文汇报》有文章讨论“t恤”这种叫法
同年10月的《新民晚报》则嘲了一把译法:
“在港风北渐影响下,国内也原封不动地把香港音译‘t恤’搬过来了,使人有莫名其妙质感,不知道国内报纸的体育报纸是否也要效法香港,把踢球称为‘踢波(ball)’”。
——《橘化为枳》一文写道。
这种带有半截纽扣的翻领汗衫,80年代初从广东流行过来。
一开始,上海市面上的“t恤”大多是在完成外销任务后,用余布生产的,就是现在说的“原单”。一个夏天投放几万件,立马被争购一空。
李爽穿的是长袖条纹翻领t恤,腰间别了只拷机。
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回忆说:“我们那时候买t恤,都是跑到华亭路去买的。”
“那个时候有一堆外贸小店。到外贸小店买呢,相对来讲就比较便宜。大概20-30块,40-50块钱都有的。”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翻领t恤可谓风头正劲,上海男人的衣橱里总有一件。
杨绍荃给永辉买小了的衣服是件儿童polo衫
《孽债》中作为合资企业经理的吴观潮,总是一身西装、打领带,但在自己私人时间里,也穿上了条纹翻领t恤↓
不同于正经polo衫的全棉材质,当时的翻领t恤一般是化纤材料,或者混纺的,看起来比polo衫更薄、更软。
同时,世界名牌涌现上海滩。
当时的时髦小青年,一定可以细数梦特娇、鳄鱼、花花公子、宾奴、圣罗兰这些品牌,以右胸有个绣花标志或英文字母为荣。
1992年7月3日《新民晚报》,ysl的t恤已经出现在上海的商场里。
只不过,大部分是假的。
1989年夏天,有关部门对上海60多个柜台进行检查,发现假货竟有八成。这些假货卖百元左右一件,但成本仅10余元。
可见,当时为了追逐潮流,上海小青年也没有少交学费。
30年前过去了,锦纶中筒袜被淘汰成“老年单品”;西短以新的材质、剪裁再现潮人身上;而如今已经没有人不知“polo衫”几个字了。
(感谢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为本文提供学术支持)
参考资料:
1. 老松,《穿衣氛围》,文汇报,1995年12月4日。
2. 周德明、张敏生,《西装短裤的搭配美》,新民晚报,1987年6月13日。
3. 袁星荣,《西裤“变”长》,新民晚报,1992年8月21日。
4. 范冬梅,《处处有空调,“西短”不行时》,解放日报,1997年,9月2日。
5. 黄银龙,《上海男人“不怕热”》,新闻晚报,2000年7月15日。
6. 百川,《袜子花色增多销售逐步上升,流行趋势由短统转向中长统》,解放日报,1984年7月4日。
7. 干谷,《锦纶丝袜之“谜”》,解放日报,1987年6月21日。
8. 小彧,《女穿高弹袜,男穿运动袜》,解放日报,1990年1月31日。
9. 王燮林,《卡丝袜落伍,棉尼袜走俏》,新民晚报,1988年8月29日。
10. 潘金铭,《为什么叫“t恤”》,文汇报,1986年7月15日。
11. 乐斯汉,《橘化为枳》,新民晚报,1986年10月12日。
12. 王燮林,《中老年人也希望穿t恤衫》,新民晚报,1986年8月9日。
13. 王燮林,《今夏进口名牌t恤“假凤虚凰”特别多,“高档衫”令人啼笑皆非》,新民晚报,1989年8月28日。
- end -
写稿子:姜天涯/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杨 卓/ 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今天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中国知名腕表品牌飞亚达,在今天特别推出了一款手表,或者说,飞亚达搞出了一个大眼睛、“太空人”陀飞轮手表...这款表如大家所见,很不飞亚达(实际它“很飞亚达”..如果你了解飞亚达的背景),无论你怎么评价它,它很潮,好玩儿、有趣、有意义,机械感十足。是不是感觉“有内味儿”了?
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标志。就像成都有热气腾腾的火锅,更有百看不厌的迷人。成都最为四川的省会,不仅经济发展迅速,就连时尚的潮流也是位于前沿的。走在成都的街头,真的会被姑娘们的穿搭惊艳到。随随便便抓出来一个姑娘,穿衣搭配都堪比秀场造型,真的是太时髦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夏日里的清爽与帅气,相互碰撞出不一样的花火。
时尚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美丽,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自信。在我看来,时尚并不是复杂的,它就像是一条小溪,看似很简单,但是你只要细心的去发现,它其实很奇妙。时尚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发现时尚。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帽子、包包等如何与穿衣融合。服装的搭配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我们在穿衣服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把衣服与配饰搭配好,这样才能让你更好的展现自己。
创作立场声明:本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众测,因为体验感觉较为实用,所以特发来分享。it大叔一枚,拿到包包心里甚是高兴,但是因为processing和arduino项目联调测试,没有只能忙里偷闲,抓紧时间拍拍怕,码字,谈感受!言归正传,女人爱包,男人爱表?no,no,no!男人也爱包,尤其是it男,单肩包,双肩包,黑色,灰色,好像也只有黑灰两色才是it男的标配。
未来如果你想赚大钱切记不要开实体店、做生产制造、搞种植与养殖,而是要学会开皮包公司。1、开皮包公司才能赚大钱2、新个体经济时代的皮包公司3、未来一定要学会空手套白狼一什么叫皮包公司?在八九十年代很多靠跑业务发家的老板都是一个人、一个皮包、一张嘴,通过在全国跑业务,一个人一年的收入比一家工厂、一家几百人的公司的收入综合还要高。
之前和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到小棕瓶,也是油皮敏感肌,觉得小棕瓶的使用感很好,还有限量款是否值得购买,刚好今天也和大家聊一聊。上手觉得像鸡蛋清一样的顺滑,没有赏心悦目的香,没有添加很多香精,敏感肌也是可以用的。给人很安心的感觉。新年限定款也是很好看啊,今年如果有推出的话,建议大家购买~使用方法每次取3-5滴掌心预热后,
关于私信来问男士穿搭的,给大家安排啦!俗话说,女人貌美如花,男人赚钱养家。在中国男人的传统印象中,对于穿着的态度总是十分随意,即使是有了追求时尚的念头,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很多“直男穿搭”层出不穷。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改变自己的穿搭,可以在暖和舒适春天开始。男生的春季穿搭,整体风格还是要以简约大方为主,既要满足日常的需要,又要有
Neo Robusto 1 公文包以光亮精致的 Epi 皮革制成,展露着低调的商务风格。 实用的织物衬里可容纳 A4 大小的文件。 - 光滑的皮革饰边- 闪亮的钯金配件和锁扣- 反向扁平外袋- 前部带缝有三角形衬料的扁平口袋- 拉链内袋- 内部主隔层带有扁平内袋,笔套和 D 型环尺寸7 X 30 X 40...
`腕表之家腕表品鉴` 前几天去卡地亚在北京举办的线下体验空间,便深深的被卡地亚的制表工艺和超高颜值所吸引;虽然它的每个系列表款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个人更喜欢山度士表款。各位也都知道,卡地亚山度士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手表,1904年诞生,至今已经100多年,但直到今天依然是市面上最火的手表之一。山度士简洁的外观设计,棱角分明的方形表壳上,搭配表圈上标志性的8颗铆钉设计,增加了卡地亚表款的识别度,设计方面也十分大胆新颖。
●曾与欧米茄同级的浪琴为了填补斯沃琪集团入门级品牌的空缺,浪琴无奈降级之后也成功成为了入门级机械表的当家首选,运动康卡斯,商务有名匠。●相较于欧米茄,万国的台阶又高了一级,专做男人机械表的万国,表款设计从来都不拖泥带水,而葡萄牙系列做为万国的颜值担当,也是历史最为深厚的系列表款,在其他系列不断更新迭代的时候,唯有葡计始终如一,可见经得住岁月考验。
在马匹上存放服装总共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是提示没有防寒服嘛?可以试试在营地自己的帐篷换衣服,然后选择保存在马鞍,在马上或者靠近马鞍包按L1切换到物品,最下方按L2... 在马匹上存放服装总共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是提示没有防寒服嘛?可以试试在营地自己的帐篷换衣服,然后选择保存在马鞍,在马上或者靠近马鞍包按L1切换到物品,最下方按L2... 方法一 :是提示没有防寒服嘛?可以试试在营地自己的帐篷换衣服,然后选择保存在马鞍,在马上或者靠近马鞍包按L1切换到物品,最下方按L2,R2切换衣服。
nbb男士修复膏是真的能增大增粗增长吗 通常情况下,BDB指的是修复膏,一般来说,修复膏对增大增粗增长没有效果。BDB指的是修复膏,是一种对皮肤有益的修复剂,具有修复皮肤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皮肤受损的患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在皮肤受损的部位,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皮肤的效果,但 孔德波2023-08-24 09:28共1个回答...
mcm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MCM是来自德国的奢侈品牌,品牌标志为金色的“MCM”字母,以其独特的创新设计、高品质的皮革和工艺,设计时尚,年轻化,价格比蔻驰便宜,性价比高,收到喜欢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和潮流爱好者的喜爱,COACH(蔻驰)则是来自美国的奢侈品牌,品牌标志为马车和马,以其经典设计,简洁大方的风格而著名,但是价格昂贵,COACH的定位相对于MCM更加偏向于成熟、稳重,适合那些注重品质人。
PUMA目前是F1最大的服饰合作商,国内见到的法家的东西比较多。但是也有其他的车队的产品,红牛、威廉等等。只是这些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人买所以基本看不到。这个和现在的普利斯通是一样的状态。在BGP上,那个象星星一样的标志,也是服饰合作商。在赛车服饰里面也是很有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