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组织成立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组发布关于35款App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通告。
通告显示,新浪微博、万达信息旗下市民云全国版APP、航旅纵横、字节跳动旗下最右APP、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中学学生、超级课程表、信而富、网易旗下网易蜗牛读书APP、平安旗下壹钱包APP、嘉联支付旗下立刷APP等被点名。
据了解,壹钱包并非首次被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组通报。此前的2019年12月,壹钱包在曾被APP治理专项工作组点名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同样的,立刷也曾被广东省公安厅通报存在违规行为。
根据通报,壹钱包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用户撤销位置权限授权,明确表示不同意收集该权限对应的个人信息后,仍通过其他途径定位用户精确位置;手机开机后,未经用户同意,App自启动并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数据。
同时,壹钱包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包括: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打开位置权限后,仍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申请打开的位置权限与现有业务功能无关;未明示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以此来看,壹钱包两次被通报的原因均指向包含用户隐私的位置权限,以及收集敏感信息并向第三方提供数据。而根据相关规定,APP在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应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且收集前应向个人信息主体逐一说明个人敏感信息为完成何种附加功能所必需,并允许个人信息主体逐项选择是否提供或同意自动采集个人敏感信息。当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时,可不提供相应的附加功能,但不应停止提供核心业务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壹钱包的做法并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属于屡禁不止的情况。根据中国平安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壹钱包服务的个人用户数已突破2.8亿,B端客户达到210万。
据了解,壹钱包的运营主体为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壹钱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孙公司,2011年5月3日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2016年5月3日,其支付牌照获批续展至2021年5月2日。
除了壹钱包,平安壹钱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还有另外一张支付牌照,由平安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持有,原名为上海捷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牌照,将于2021年续展,产品为平安付。
此前,据蓝鲸财经报道称,平安付的总经理杜少杰已离职,但平安集团及壹钱包方面并未回应。不过,工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目前,杜少杰仍为平安付的总经理,董事长为邵海峰。
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平安付曾多次遭到央行处罚。2019年7月29日,平安付辽宁分公司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央行沈阳分行处以罚款7万元。同年9月12日,平安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罚款19万元。
此外,壹钱包还因出售假货、无故扣款买保险等问题频遭投诉。今年11月15日,有用户投诉称在没有安装壹钱包的情况下,被无故扣费,且属于异地交易。经查询了解到,是平安保险自动扣款,但查不到任何保险信息。
此前,也有用户投诉称,并未使用平安壹钱包,但却被平安付扣款。该用户称,“根本没用过平安付,更没有注册别说签订快捷支付协议了,要不是发现钱不对,到现在还不知道被扣钱了,银行卡也没丢。”
“注册的验证码在我这,这平台没有验证码也能操作吗?发现钱被扣之后,我用手机号注册了用户,里面没有任何交易记录!钱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没了?”。最终,客服解决了该问题。
“注册的验证码在我这,这平台没有验证码也能操作吗?发现钱被扣之后,我用手机号注册了用户,里面没有任何交易记录!钱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没了?”。最终,客服解决了该问题。根据通报,壹钱包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用户撤销位置权限授权,明确表示不同意收集该权限对应的个人信息后,仍通过其他途径定位用户精确位置;手机开机后,未经用户同意,App自启动并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