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好莱坞系列电影「印第安纳琼斯」的第五部《印第安纳琼斯:命运轮盘》,在7月初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美国票房六千万美元,仅有稍早上映的动画电影《蜘蛛人:穿越新宇宙》的一半。加上海外票房七千万,合计一亿三千万,表现大幅低于预期。对照它高达三亿的成本,有票房分析师已经迫不及待说这是「灾难性的结果」。
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是1981年的《法柜奇兵》,距今已经42年之久。当年还没进过几次电影院的我,看到电影最后法柜被打开,纳粹特务的脸瞬间融化的画面,在黑暗中吓到目瞪口呆,后来甚至还噩梦连连。我猜当年看过《法柜奇兵》的观众,也跟我一样,一辈子都忘不掉那个画面,而且是混合着尖叫声的画面。
正当盛年的卢卡斯和史匹柏通常会被放到「新好莱坞」的这个电影浪潮之中。大约从196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晚期,面对产业结构变迁以及电视娱乐的种种挑战,好莱坞为了克服获利低潮而出现一些带有新意的创作;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些年轻导演因为大电影公司试图实验新的创作方向,所以获得更多拍片机会。
著名的代表人物除了卢卡斯和史匹柏之外,还有马丁.史柯西斯、法兰西斯.柯波拉,以及较年长的劳伯.阿特曼、亚瑟.潘等人,这些创作者推动了新一轮的好莱坞盛世。
一般认为新好莱坞的作品更有导演个人特色,他们试图改写传统的类型电影内涵,而且通常能够兼顾艺术、创新和市场。不过卢卡斯和史匹柏比起其他创作者,在掌握观众喜好方面显然更胜一筹。应该说,他们在美学和内容上的创新,并非以个人风格的展现为优先考量,而是观众——应该说是全球观众——的喜好。而且,他们的成功率相当高。
尽管名义上的新好莱坞浪潮在1970年代末结束,但卢卡斯与史匹柏却仍然在创造兼顾艺术、创新、市场的综合产品上,持续前进。
印第安那琼斯(1984年第二部《魔宫传奇》、1989年第三部《圣战奇兵》)和星际大战(1983年第三部《绝地大反攻》)这两个系列标志着新好莱坞在1980年代的辉煌延续,之后卢卡斯移身幕后,专注于制作人的角色,以及电影特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仍然发挥极大的影响力。
史匹柏则在1980年到整个1990年代陆续导演多部在品质或创意上足以名列史册,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包括《ET 外星人》(1982)、《辛德勒的名单》(1993)、《侏罗纪公园》(1993)、《抢救雷恩大兵》(1999)等。这是史匹柏创作的黄金时期。
面对新世纪挑战的史匹柏与印第安纳琼斯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史匹柏在创作力和票房成功率方面似乎还不见明显下滑,例如2001年的《AI人工智慧》、2005年的《慕尼黑》,都是兼具一定品质与票房的作品。不过,2008年推出第四部印第安那琼斯电影《水晶骷髅王国》(2008),却是一个显露出某种「衰退」迹象,因而非常值得探讨的案例。
《水晶骷髅王国》仍然由史匹柏导演,卢卡斯担任监制和原创故事。据说史匹柏本人确实认为这个系列应该在《圣战奇兵》就结束,但是在多年来影迷的呼唤和期待下,决定在19年后推出续集。影迷们是不是这么期待,我们不得而知,但印第安纳琼斯这个系列的经营十分成功,是可以确定的。
相隔19年推出续集,从好莱坞的逻辑来看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事;重点是,卢卡斯和史匹柏打算用什么方法把这个1980年代的冒险英雄带到新世纪,以及1990年代出生,逐渐进入电影消费市场的年轻观众面前呢?
答案是:不要变。
当然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大致没错。除了演出印第安纳琼斯博士的哈里逊.福特没变,这个系列的基本叙事公式没变,重要的动作桥段和物件元素都没变,就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斯为这个系列编制的主题旋律也没变。
最重要的是,在数位剪接与特效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的当下,史匹柏仍然坚持保留当初系列电影的B级动作片质感——略显粗糙的道具和视觉特效,以及通过摄影机运动和演员表演来制造动态,而不是大量快速的剪接和后制。这种美学在2008年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要知道,那一年有诺兰的《黑暗骑士》,还有漫威的《钢铁人》这些新颖的动作巨片,就连《神鬼认证》系列也已经在前一年(2007)上映了第三部《最后通牒》。
史匹柏当时受访时特别提到,他很欣赏《最后通牒》利用快速剪接做出来的动作场面,但在印第安纳琼斯这个动作喜剧系列中,就是应该采用老派拍法。
史匹柏的策略是不是对的?我们先从票房来看。系列前三部电影的获利效益都很高,《法柜奇兵》和《魔宫传奇》的预算都在三千万以下,但票房都突破三亿。《圣战奇兵》的成本五千万,票房则有四亿七千万。《水晶骷髅王国》的预算攀高到一亿八千万,全球票房七亿九千万虽然看起来不差,但跟前三部相比,获利比明显降低。
另一方面,尽管确实有不少观众买票进场,但《水晶骷髅王国》上映之后各方负评涌现,「本系列最差的一部」的骂声不绝于耳。
坦白说,系列电影的续集,让观众重温过往的重要元素,是义务也是责任。喜爱印第安纳琼斯的观众应该都能够接受那些其实有点愚蠢的动作桥段和粗糙特效,但《水晶骷髅王国》显然把愚蠢和粗糙推到一个超过观众忍耐极限的地步。
史匹柏受访时说他在拍这部电影时玩得很开心,这完全可以理解。要是有人愿意出一亿八千万美元让你重温十几二十年前的美好回忆,这样奢侈的怀旧,任谁都会开心吧?但这是好莱坞才有的特权,或者应该说是只有史匹柏和卢卡斯才有的特权。
命运轮盘与「青春永驻」之道
要说《水晶骷髅王国》什么都没变,也不尽然。卢卡斯和史匹柏做了三个重要改变:第一,反派从1930年代的纳粹,换成1950年代的苏联;第二,引进了一个由凯特布兰琪饰演的非典型反派女性角色;第三,创造了印第安纳琼斯的潜在接班人,也就是印第在片中相认的儿子穆特(找来刚在《变形金刚》中受到瞩目的西亚.李毕福饰演)。
关于第一点,据称引起俄罗斯方面的不满,毕竟前苏联在《圣战奇兵》的时代就已经解体,此时是普丁掌控大局的时代。至于第二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招,但从内容来看,只能说这是凯特.布兰琪演艺生涯的一个错误或浪费。
第三点的发想完全合理。毕竟既然已经决心重返系列,印第安纳琼斯在片中的年纪估计超过五十岁,而哈里逊福特的实际年纪是66岁,找一个青春活力的接班人有其必要——尤其是万一《水晶骷髅王国》大受欢迎?只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更何况,从选角和外型来看,西亚.李毕福都缺乏魅力和说服力,更不用说被放到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里。
但好莱坞永远有办法让你更惊讶。
就在人们逐渐遗忘荒谬的《水晶骷髅王国》之际,2023年我们竟然亲眼见证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第五部电影《命运轮盘》在相隔15年之后诞生。相较于2008年,先不说世界局势和影视科技都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电影院看过《法柜奇兵》的年轻人,现在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阿伯阿姨了。而目前进电影院消费的主力观众,恐怕都不曾在电影院看过《水晶骷髅王国》。
更惊人的是,虽然高龄76岁的史匹柏终于不再担任导演而转任监制,78岁的卢卡斯也退出制作行列,但演出印第安纳琼斯的居然还是哈里逊.福特,这位传奇演员已经是81岁的阿公了。这么高龄的班底和IP,要怎么回应这个新时代和新观众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考量电影之外的一个重要事实。这是第一部不是由史匹柏执导的印第安纳琼斯,也是第一部不是由老牌片厂派拉蒙和卢卡斯影业联合出品的印第安纳琼斯,而是迪士尼。原因是迪士尼在2012年以超过四十亿美元的价码收购了卢卡斯影业,以及星际大战和印第安纳琼斯系列IP,并在迪士尼乐园里添加了这两个IP的游乐设施。
换句话说,在哈里逊.福特高龄八十岁的时候还把他推出来上山下海,必须放在迪士尼IP经营的策略中,而不是单纯系列电影的怀旧来理解。
让史匹柏交棒给詹姆斯.曼高德(之前导演过最著名的作品应该是《罗根》)是必要的第一步,不过或许史匹柏的阴影和IP的考量太过强大,《命运轮盘》跟《水晶骷髅的王国》一样,花在重温前三部电影元素的力气和篇幅实在太多,冗长重复(却必备)的飞车追逐实在让人疲乏,古迹中一定要出现的虫子也让人忍不住翻白眼(这次是在爱琴海欸,哪有那么多热带虫子?)
《命运轮盘》其实还是有做对的事——尽管这并不一定反映在票房效果。这部续集放弃《水晶骷髅王国》里儿子的失败设定,也放弃了西亚.李毕福,令人松一口气。故事转而催生出一个干女儿海伦娜加入印第安纳的冒险,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无论是从叙事的考量,或是从主流政治文化来说)。
更让人有些惊讶的是,饰演海伦娜的并不是什么美艳动人的辣妹明星,而是非常有个人风格且才华洋溢的英国演员菲比.沃勒-布里奇。这个设定和选角很大幅度地改变了印第安纳琼斯电影的氛围,也和年迈的哈里逊.福特之间产生了特殊有趣的化学效应。
当然,最后就是要来谈一下哈里逊.福特。坦白说,如果这个系列有什么灵丹妙药,绝对不是卢卡斯或史匹柏,而是哈里逊.福特。他扮演印第安纳琼斯这个迷恋古文物和蛮荒冒险的考古学家,创造出无人可以取代的独一无二英雄形象。那个招牌的有点傻气又玩世不恭的微笑,不仅可以用来化解琼斯博士碰到的各种难关,也制造出一种独特的幽默感。而无论福特在四十岁,或六十岁,或是八十岁,都可以精准地把这些特色传达出来,实在让人敬佩和叹服。
难道好莱坞明星们真的都可以青春永驻?(看看隔壁棚那个根本是不老族的汤姆克鲁斯)应该这么说吧,要当上这个等级的明星,肯定是有某种超人的能耐,以及过人的努力。不过,如果不是好莱坞有这样庞大的资源和人力支撑,这些不老族怎么可能可以从二十岁红到八十岁?而一个导演又怎么可以从三十岁拍到七十岁?一个电影系列,又如何可能每隔二十年推出一个新续集呢——就算是票房不如预期,也不是问题。
这次印第安纳琼斯在《命运轮盘》中追寻的宝物,跟以往不同,不再是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是能够操控时间和空间的神秘装置。这世界上有没有这种东西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好莱坞的菁英导演和明星们都在追求这样的宝物,而他们已经非常接近了。
但是电影终究是电影,可以向往但是却不能拥有。而今天说到这部电影,是因为今天小董要介绍一款和电影同名的手表——江诗丹顿纵横四海。然而江诗丹顿的“222”腕表推出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从1977年到1985年间,江诗丹顿总共推出了500枚钢款,120枚间金款和100枚黄金款。但222却成为了11年后推出的Oversea纵横四海手表的主要灵感。
顺便说一句,这是导演JJ 佩里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他本人是著名特技团队8711出生,这个团队最知名的代表作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所以他很擅长动作设计,片中吸血鬼鬼均体操运动员,不会托马斯回旋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那种,不过虽然动作花哨,但除了BOSS外都是战五渣……片中唯一有上述特征的只有刘承羽,作为杨紫琼的徒弟,她还曾出演过《卧虎藏龙2》,在片中饰演一位武艺高强的“好”吸血鬼,片中她对着男主用手指沾火点烟,然后一口气吸完,这个镜头性感至极,也让我惊叹吸血鬼虽然不用呼吸,但却肺活量惊人。
●这段时间实习妹子我痴迷于浏览那些风靡一时的经典电影,这些电影里的男主戴的手表都很有型,其中更是有几只手表在推进影片的进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今天话不多说,给大家盘点4部经典电影中出现的手表,顺便一起回忆一下电影里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桥段。01宝格丽 bvlgaridiagono classic系列 dgp42bgldmp 机械男表
磁能战机空中接赛车你值得拥有。赛车电影不多了,希望“速激9”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强森与迪塞尔在拍摄第八部时就闹得不愉快,而强森主演的速激外传《特别行动》更是有暗中较劲的意思。9部下来全球票房近57亿美元,“速激8”单部票房在中国票房就有近27亿人民币,足见观众对它的喜爱。作为正传系列的第九部,影片将于2020年5月22日于北美上映。
说起飙车电影,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速度与激情,这个系列确实很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商业化的影响,速度与激情电影大不如从前 余文乐所在的交警部门有个卧底岗位,名为隐形车队队员,专门负责追逐那些开豪车的违法人员,目的就是拦截,当然拦截的前提必须有一辆豪车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就这样余文乐在交警部门干的风生水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10部纯粹的飙车电影,每一部都是经典!
至此,一切也都说得通了,但与此同时,一个疑点也在张文心中产生,如果说案发当晚与熊浩泽在森林公园幽会的人就是莫明,那为什么当初询问熊浩泽时,他却说跟自己幽会的人是在美国认识的克洛伊呢?想到这里,张文与杨硕再次来到了大海湾森林公园,两人本想找护林员了解情况,结果却在护林员的电脑里发现了许多偷拍的照片。如此看来,护林员很可能也在案发当晚偷拍了在森林中幽会的熊浩泽和莫明,也就是说,此时的护林员已经凶多吉少。就这样,张文和杨硕开始四处搜查,果然,他们在一座废弃建筑里发现了护林员已经腐烂的尸体。
好的电影总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穿普拉达的女王》亦是如此。不论你是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在职场摸爬滚打的白领一族,都有必要看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确实教给了我们许多关于职场和人生的道理。《穿普拉达的女王》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主演,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于2006年6月在美国上映,豆瓣评分8.1。
为了纪念早逝的母亲,南希(布蕾克·莱弗利 blake lively 饰)来到了那片对于母亲来说有着别样意义的沙滩,准备在此进行一场冲浪运动。幽静的环境,清澈的海水,温暖的阳光,活跃的水鸟,南希深深觉得这里是上帝赐予她和母亲的福地。 在冲浪途中,南希意外发现了一头遭到鲨鱼攻击而不幸死亡的鲸鱼尸体,这不祥的一幕预示了她即将要面对的可怕经历。
·第一部:意大利电影《死刑与背叛》。这部电影是双女主配置,颜值、身材都无可挑剔,剧情还蛮有意思。一位富家女受够了丈夫的专横粗鲁,所以果断抛弃了他,转头奔向另一个女人怀里。今天推荐五部满天都是小星星的优质欧美电影。·第三部:美国电影《公共事务》。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安妮特·海雯,这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政治讽刺喜剧,讽刺了美国的国会议员,揭露了竞选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这辈子不能错过的潜艇海战电影,特别是最后一部。推荐七部潜艇海战电影。这里是景晟影视,关注收藏,下期见。·第五部:男人们的大和。·第一部:冰海陷落。·第二部: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第三部:灰猎犬号。·第四部:猎杀U571。·第六部:狼嚎。·第七部:超级战舰·异形海战。
1、吴亦凡没有演过电视剧,演得都是电影,出演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夏有乔木》、《老炮儿》等电影。2、吴亦凡(Kris),1990年11月0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演员、歌手。 2007年,吴亦凡通过S.M. GlobalAudition Canada加入了韩国SM娱乐公司,参加练习生培训。2012年,作为EXO组合成员正式出道,并任EXO/EXO-M队长、主Rapper、门面担当。2015年7月,登上杂志《Vogue》,成首位封面男星。7月22日,亮相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为自己的蜡像揭幕。
1、阿斯顿·马丁汽车品牌由莱昂内尔·马丁Lionel Martin和罗伯特·班福特Robert Bamford于1913年在英国组建,最初公司名为班福特和马丁有限公司Bamford Martin Ltd1929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一款名为“Aston Martin;阿斯顿马丁是英国产车因而是常常成为邦德的座驾,这款Aston Martin DB9 Volante是Aston Martin DB9系列的敞篷版,其房车版Aston Martin DB9 Coupe出现在007电影DIE ANOTHE...
今天重温了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这个时候该怎么克服?回到电影的场景,安迪因为没有订到米兰达需要的机票,被她尖酸刻薄的批评并说很失望留下她。安迪感到很委屈,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在造型师奈吉的指点下,才醒悟过来,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很多年前了,再次观看,我主要关注女主角安迪在职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