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玉,石之美者。”他根据玉的特征,提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在古代的玉器中,玉璧、玉瑗、玉环、玉玦属于圆形玉的范畴,是传统玉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四种形似四胞胎的玉器,担负着怎样的功能呢?
上图_ 古代龙纹玉璧
新石器时期,先民制作石质工具时,发现了质地温润的玉石。他们利用工具,切磋琢磨,勾勒造型,制成气质古朴、做工精细的玉璧、玉瑗、玉环、玉玦等玉器。这四种玉器的实际运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玉文化。
从形制上看,玉璧、玉瑗、玉环、玉玦的特征是中央穿孔的扁平圆形。这四种玉器既是象征身份和地位的佩饰,又是社会交往中的信物和礼品。古人迷信玉有辟邪防腐的功能。西晋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玉璧、玉瑗、玉环、玉玦等葬玉的出现,成为古代贵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图_ 商朝玉联璧
玉璧、玉瑗、玉环、玉玦是长相类似的“玉器四胞胎”,令人难以分辨。事实上,只要看清孔的大小,就能准确辩认这四种玉器。《尔雅·释器》明确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两晋文学家郭璞注释:“肉,边;好,孔。”学者邢禹疏做出了进一步解释:“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
简单来说,根据玉器的环边和中孔的关系,判断玉器种类。环边和中孔比例达2:1(小孔)的是玉璧,环边和中孔比例相等的是玉环,环边和中孔比例达1:2(大孔)的是玉瑗。玉玦则是环边中多了一道缺口,一眼就能认出来。
上图_ 汉代青玉玉环玉璧
别看四种玉器形制近似,古人在使用时进行了功能细化。就玉璧而言,古代社会崇尚“天圆地方”,仿天制璧,因此,《说文解字》曰:“璧圆像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也载:“以苍璧礼天,地黄琮礼地。”在祭天仪式中,青玉璧是古代规格最高的玉器。
《荀子·大略》中记载:“问士以璧。”使者出使领国,需要向对方赠送“贽礼”。象征权力的玉璧是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礼器,以此表现问候和敬意。受此影响,贵族将玉璧视作特权的一部分,玉璧成为高端玉器的代名词。
在古代社交活动中,地位低的人往往向地位高的人赠送玉璧,传递问候、效忠等信息,在此之后,互赠玉璧成为知心相交的信物。《周礼》就有“子执古璧”、“男执蒲璧”的记载。而《世话新说》中用“璧人”形容仪容美好的人。
.
上图_ 春秋战国玉瑗佩饰
玉瑗同样不简单。首先,玉瑗是一种装饰物。早期的玉瑗孔大环小,是男女皆宜的臂饰品,与现在的手镯类似。其次,玉瑗还是礼器。荀子曰:“召人以瑗。”君王要召见外国使节或朝廷大臣时,使者会持缓相赠。瑗,从字体结构上看,爰有两手共握一物的意思,有引导、扶助的意思。体现君王对当事人的重视和尊重。
最后,玉瑗具有实用功能。汉朝时期,玉瑗平直的造型变成中间厚实、环边渐薄的枣核形状。《说文》释义:“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也就是说汉朝皇帝上下台阶时,和近侍同握一块玉瑗,这样能够防止皇帝摔倒,还能体现皇家威严。清朝文学家桂馥在《说文义证》中认为:“(玉瑗)孔大能容手。”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瑗的礼器功能退化,装饰功能得以放大,经过分化发展,玉瑗演变成女性手镯和男性佩饰。
上图_ 战国玉环
玉环自出现以来,始终是装饰性的配饰。春秋战国时期,由璜、环、珑、琥、觿、珠等组成的“组佩”,受到贵族阶层的追捧。组佩以玉环和玉璜为主体,玉质的珑、琥、觿、珠为悬饰,贵族佩戴组佩,以玉德彰显人品和权威。
“环”和“还”谐音,故而玉环是寓意美满和谐的信物。荀子云:“反绝以环。”在古代社会关系中,一方把玉环送给另一方,表示召回绝交的人,恢复原来的关系。当罪臣流放外地时,如果收到君王送来的玉环,说明当事人还有复见君王的机会。
上图_ 春秋时期玉玦
玉玦是最早与文化结缘的玉器之一。在不同时期,玉玦呈现不同的形状,发挥不同的功能。新石器时代,成对出现的玉玦,是古代最早的耳饰。时至战国,由于汉字中“玦”通“决”,有决断、决绝的意思,《庄子》表示:“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断。”鸿门宴上,谋士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立刻决断。而项羽“默然不应”。《白虎通义》也认为:“君子能决断则佩玦。”汉朝时,贵族佩玦蔚然成风。
古代崇尚“以玉敛葬”,体形较大的玉玦,充当着礼器陪葬死者。红山文化中典型的“玉猪龙”,出土时通常放置在死者的心胸处,这种似猪类龙的“兽形玦”,在当时被认为是人与神灵沟通的神器。较小的玉玦还被嵌入死者的眼窝,达到“以玦示目”的目的。
上图_ 柱状玉玦
另外,玉玦还有实用性。战国末期学者毛亨提出:“韘(shè),玦也。能射御则佩韘。”唐朝文献《孔颖达疏》也载:“玦,钩弦也。”在射箭时,一手持弓搭箭,一手以玦勾弦,以求拉力达到极致,这说明玉玦具有实用和装饰双重功能。
北宋《广韵》所言:“玦如环而有缺,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义取决。”和玉环相似,玉玦还扮演着符节器的角色,三国时期,袁尚和袁潭在袁绍病故后争权夺利,谋士审配写信劝说袁潭:“如又不悛,祸将及之,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结果“潭不从”,显然袁潭送去了玉玦,表示与袁尚彻底决裂。
上图_ 汉代谷纹小玉瑗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玉璧、玉瑗、玉环、玉玦是早期玉器的精品,在形制和纹饰略有差异。这四种玉器隐含的特殊信息,充实了传统玉文化的精神内核。《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经过雕琢方能成器,人通过学习才可成才。人们在佩带玉饰的过程中,警示自己应该成为具备“玉德”的君子,这正是玉文化历久弥新的秘诀。
参考文献:柴晨鸣 《古代玉玦的用途和形制举要》
这包可以,香奈儿的保龄球包,里面装的全是盒子吗?我来看一下。这个是江诗丹顿的86020,这个是带非反逆跳的功能的,这个表颜值还不错的。(第二只)应该是圆钻的,就是这个表,基本上女孩子一戴就很女神的。我看看还有什么?卡地亚的圆钻蓝气球,这个表情好像好小,这40的。我再看看还有什么?还有,我一起拿出来了。这是一个伯爵的,伯爵是手动机械的,圆钻的。这是双时区的表,伯爵的表就是造型特别好看,特别时尚,全是布灵带钻的。
1、意思不同:甄品是甄别品评的意思。臻品的意思是日渐完善的品质,精美和完美无瑕而日臻完善,直至无可挑剔。2、侧重不同:甄品主要侧重于甄别和品评,是指通过仔细辨别和评估,对品质进行优劣区分。臻品则更侧重于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臻品多用于描述一些高端、精美的产品,往往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品质和品味。
●逆龄妍活青春粉底液(女神粉底液):适合油皮、混油皮。All Hours粉底液,遮瑕度、持久度都非常好,丝绒哑光妆感;逆龄:无暇奶油肌,越夜越美丽,遮瑕好;遮瑕度:恒久逆龄墨水超模;滋润度:逆龄超模墨水恒久;持久度:恒久逆龄墨水超模;厚重度:恒久逆龄墨水超模。圣罗兰四款粉底液各自的特点:适合瑕疵少的干皮、混合皮。妆感自然,上脸自然肌,质地轻薄易推开;
绝了,超好看,超适合夏天!本来在菜篮子和波士顿之间纠结的,但是公司有一个女生在背菜篮子了,不想撞包,选了波士顿,容量也很大,上班日常用到的充电器钥匙口红唇膏纸巾手机完全装得下,犹豫的姐妹赶紧!
其实羊脂玉要综合很多方面来看的,玉差一分,价差百倍,能成为羊脂玉的和田玉,那白度,色泽,润都,肉质,脂粉感肯定都是能达到收藏级别的, 最主要的是玉石要上手多多盘玩。而羊脂玉有具体的特指范围,是指羊脂白玉,羊脂白玉属于和田玉白玉玉中的优质品种,羊脂白玉是带着油脂光泽的纯白,在烛光之下的光晕是柔和而微微泛黄的,如同凝脂一般。
总结:干皮、中性肤质人群建议选择深层滋养肌肤的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油皮、油痘皮人群更适合愈伤力超强的赫莲娜绿宝瓶精华;预算充足的友友们直接冲神速的海蓝之谜紧塑刀精华。★主打功效:海蓝之谜紧塑刀精华的主打功效是快速嘭盈眉眼、前额、苹果肌三大高光区;提拉紧致下颔线、法令纹、颈部三大松垮区域。结合好莱坞yi美科技的灵感,研发一套全新的紧致塑形科技,在短时间内让肌肤该饱满的地方饱满,该提拉的地方提拉,一提一紧思路快速解决松垮、干瘪的衰老困扰。
Innisfree悦诗风吟不仅护肤品受女孩们追捧,指甲油也是颜色美到哭泣。Innisfree的指甲油普遍都比较稠,刷头扁厚的,很好涂,手残星人也不害怕。显色度都很好,配上底油和顶油,全场最美就是你!超显白的南瓜色,很正,非常适合秋冬。涂一层就很显色,两层更好看。但这款的颜色比较容易沉淀,所以要先用底油,悦诗风吟的果冻顶油很好用也好看。
小娇韵诗和大娇韵诗是两种不同的韵文形式,它们在字数和用途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小娇韵诗是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形式,通常由四个或六个字组成。它的篇幅较短,旋律简练,常用于抒发情感或表达简短的思想。小娇韵诗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展示细腻的感受,也可以使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表达一定的观点。由于字数较少,小娇韵诗往往更加直接和简洁,给人一种紧凑的感觉。
海鸥2824机芯为国产仿ETA2824机芯,自动双向上链,单日历结构,摆频28800,具有较高的走时精确度。8215机芯是西铁城所属的美优达公司的一款机芯,单向自动上链,单日历结构,摆频21600,有部分8215机芯擦洗加油后摆蝠欠佳。要说区别,国产机芯的材质需提高。西铁城8215机芯售价约为400-450元/只。发生问题的原因:
23a和27a的电池有什么区别 27a和23a电池区别:直径不同、容量不同。直径不同:型号:23A规格:直径Φ为10±0.2mm,高度H为28.3+0.2/-0.00mm型号:27A规格:直径Φ为7.8±0.2mm,高度H为27.3+0.7/-0.00mm 这是两种电池型号,电压都为12V,主要区别在于电池的直径和容量。虽然它们可以互相替代,但不建议混用。其中23A和27A是型号标记和电流(安培A)没有关系。
“苟延残喘”可以形容自己。拼音:gǒu yán cán chuǎn,原义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出自北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遽来居颖,苟存残喘,承赐恤问,敢此勉述。成语寓意: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小聪明永远比不上大智慧。另外,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人们不能乱施善心。生活常常使一些人挣扎在贫困或绝望的边缘,使他们仅仅能够将生命维持下去。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就只能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
慢慢的,这种饮食文化传到台湾,在台湾又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改良,衍生出一种具有法式、中式和日式相结合的新的饮食方式,由于厨师在烹制时,需要用优美的动作,高雅的语言展示在客人面前,业内人士便称为法式铁板烧。其实,铁板烧是发源于日本的一种西餐与中餐的结合,有40年的悠久历史,由此产生了把厨房搬到外面,和客人进行交流,让客人在进餐的同时能够欣赏到厨师厨艺的一种餐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