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黄文韬在参加美赛期间为论文绘制插图。受访者供图
批评相对集中在:被判“取消资格”的参赛者比例大幅上升,不少人在网上为自己喊冤;有人认为这项“国际性比赛”基本都是中国学生参加、中国老师阅卷,所以“很水”;另外,去年参赛者信用卡遭遇盗刷一事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在中国学生参与这一竞赛的第31个年头,美赛在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争议。
快速膨胀的中国参赛队
今年1月底,大三学生黄文韬和两个同学组队参加了美赛,在6道题目中,他们选择了一个“脑洞很大”的题目:如果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龙放在现实中养殖,需要怎样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它们生存、繁殖?
这不是美赛第一次“脑洞大开”,2017年,美赛还有过一道以移民火星为背景的题目。
就在这3个大三男生兴奋地探讨赛题、划分任务的时候,中国还有六七万名本科生在跟他们做类似的事儿:在96个小时之内,在6道赛题中任选一题,构建数学模型、写运算程序,最终完成一篇英文论文。
再过96个小时,将有两万多份英文论文从中国数百所学校跨越太平洋涌入美赛官方邮箱。
自1985年诞生以来,这个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竞赛参与人数年年攀升,今年再创历史新高,而中国学生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增长量。
198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叶其孝在《高校应用数学学报》撰文介绍美赛,他认为,这项竞赛贴近实际应用,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叶其孝在文中列举了几道往年的试题,如:某镇请你设计停车场地面上的线的划法,以便既能容纳较多的车辆,而且又不至于使车辆剐蹭风险太高;考虑合理的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储存量等因素,来设计金属钴的储存管理数学模型。
就在此文发表前不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分别组队参赛。这是中国学生第一次参加美赛,在211支参赛队伍中占了4席。
彼时,这项赛事诞生仅4年,也是当时美国唯一一项数学建模竞赛。在那之前,美国的数学竞赛多年来一直由普特南数学竞赛“一统江山”,但普特南数学竞赛因理论性较强,因而只能吸引在数学方面有极高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美赛则试图改变这种倾向,它考察的数学建模能力,就是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以便用简化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参赛者不限专业。
3年后,仿照美赛而组织起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国赛”)在中国孵化出来。
侯木舟大约从2000年起指导学生参加美赛。他记得,当时他所在的中南大学只有两支队伍参加美赛。而在今年,该校有500余支队伍参赛。这个参赛规模,在国内高校还排不上第一。
侯木舟记得,过去美赛限定一名指导老师最多指导两支参赛队、一所学校最多有10支队伍参赛,但大约2010年前后这个限制取消了。
从COMAP发布的历年参赛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学生一年比一年高涨的参赛热情。
1997年,共有409支队伍参赛,其中271支队伍来自美国,107支队伍来自中国大陆、两支队伍来自中国香港。
20年后的2017年,美国的参赛队伍增加了不到一倍;中国的参赛队伍则增加了100倍以上,总数早已破万。
高涨的参赛热情,传递到阅卷老师手中,就是逐年增加的阅卷量。
过去,美赛论文均由美国老师评阅,而发表于2012年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据及评阅分析》一文提到:“从2013年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联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将与COMAP合作,共同评阅美赛论文。同时,COMAP也将派专家参加国赛的全国评阅工作。”次年3月,《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杂志发表新闻简报,称“中美两国首次实现MCM的合作评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邀请了国内的35名专家参加第一阶段评审。
五六年前,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雄达受邀参加美赛的阅卷工作。他告诉记者,论文初评在网上进行,每份论文同时由一位中国老师和一位美国老师评阅,双方没有交流;优秀论文会进入终评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评委面对面讨论,大部分终评评委由美国老师担任,受邀参加终评的中国老师则需要赴美阅卷,终评阶段会产生特等奖和特等奖提名。这几年来,陈雄达负责评阅的论文数量从100多份增加到今年的200份出头。
对于中国队伍在这项“国际性”竞赛中极高的比例,有人感到颇为怪诞。但这在国内数模竞赛的开拓者们眼中是巨大的成就——他们不无自豪地在文章中表示,数模竞赛起源于美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
保研、落户加分、宣传亮点
奋战96个小时后,黄文韬和队友提交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关于养龙的论文,为了让论文更出众,黄文韬还发挥素描特长,为论文配上手绘的插图。
4月,竞赛结果揭晓,黄文韬和队友获得了特等奖(OutstandingWinner),和一份500美元的奖学金。
除此之外,这3个大三男生还有望得到研究生推免资格。
美赛在中国蔚为大观,不少人认为这与各种加分政策有很大关系。
同济大学教授陈雄达负责学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培训工作多年,他认为,中国参赛队伍快速增长的背后有很多力量推动,既有学校的鼓励,也因为学生喜欢。
陈雄达说,同济大学学生若在美赛获奖,学校会提供一笔奖金,获奖学生还可能得到保研加分、数模相关课程的成绩评为“优”等奖励,上海市对某些类别的建模竞赛也有相应的落户加分政策。
据记者了解,类似情况在国内高校比较普遍,美赛作为国际性比赛,在学生评奖、评优中的确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计划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这项国际性赛事也可以为简历增加分量。
林远(化名)曾在11年前和同学一起参加过一次美赛,对比今天的参赛盛况,林远认为,当年参加美赛时加分政策很少,大家还是比较纯粹地出于兴趣而参赛,不像现在这么功利。
在“国际性比赛”的名头加持之下,许多院校对美赛也趋之若鹜。
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宣称本校学生在美赛中“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队伍同台竞技”,最终获得“国际××奖”。
国际性比赛、多所国内外名校的学生参与、全英文论文……对于实力较弱的院校来说,美赛自带的光环很容易制造出宣传亮点。而且只要参赛者按照规范提交论文,就不难拿到“奖项”。
记者查阅近年来美赛的统计数据发现,通常50%以上的论文会被评定为“成功参赛”,30%左右的论文会被评定为“荣誉提名”,10%~15%的论文会被评定为“优异”。根据美赛中文官网的信息,这3种等级分别对应“合格论文”“乙级论文”“甲级论文”,与“奖项”不完全对应。
而在许多院校的自我宣传中,它们分别变成了“国际三等奖”(或“成功参赛奖”)“国际二等奖”(或“荣誉提名奖”)“国际一等奖”。这些院校没有提到的是,在这三类“奖项”之上,还有占比不到2%的“特等奖提名”和“特等奖”,以及寥寥无几的冠名奖,只有后者才是有奖金的项目。
参赛队伍的快速膨胀、高调宣传,让人们开始质疑美赛的含金量。
知乎用户张浩驰查询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几所美国名校的官网后发现,这些学校都较少或完全没有提及美赛。但他认为,不必因此就否认美赛的含金量,至少有很多优秀的中国选手可以一较高下,而且美赛给了本科生一次英文论文写作的机会,对于未来参与科研会有帮助。但他也会提醒学弟学妹,不能把美赛当作灵丹妙药,“真想提高水平,还是老老实实去看课本、查文献”。
陈雄达认为,数模竞赛与理工科的教育目的有很高的契合度——数模竞赛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查找资料、编程,最终将解决方案用文字表达出来,各种知识由此可以形成体系。而目前国际性的数模竞赛很少,美赛的含金量还算比较高。
不止一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大学生花时间参加美赛,总比打游戏要好。
还有不少参赛者吐槽“美赛获奖是玄学”。
一位参加过美赛和国赛的学生告诉记者,国赛在比赛结束后会公布赛题点评、列出答案要点,对照来看,对于论文能得何种奖项就基本心里有数了,但是美赛论文得奖情况就很难预测。
黄文韬认为,国赛、美赛虽然都是数学建模竞赛,但很能体现中美的思维差异——国赛的出题背景一般是工程学问题、一般有最优解法,而美赛无论是出题背景还是解法上面都开放许多。陈雄达告诉记者,评阅美赛论文时有评分细则,但实际上不可能将所有论文都严格按照好坏次序排列,只能保证把最优秀的论文选出来。
美赛主办方工作人员JohnTomicek在回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尽管我们每年都会选出一些出色的参赛团队,但是美赛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奖励这些学生,而是希望在教育系统中推广数学建模。我们热诚地相信,通过将数学应用于当代来进行数学教学,会惠及更多学生。”
围绕美赛的灰色区域
论文获奖后,黄文韬多次收到陌生人发来的信息,对方表示希望借他美赛特等奖得主的名义来组织针对美赛的付费培训。
黄文韬没有回应对方的邀请。早在参赛之前,他就听说了围绕美赛而生的灰色产业链:有人在比赛期间有偿“分享”解题思路,乃至代写参赛论文,收费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得了O奖(即“特等奖”)或F奖(即“特等奖提名”),自然而然就有人来找你”。
记者在国内某电商平台看到,有的卖家委婉表示可以提供“美赛全程服务”;有的卖家则直接声称可以代做各种数模竞赛,国内知名的“美赛”“国赛”“深圳杯”“华为杯”等赫然在列,并自称是“211/985院校数学建模硕博团队”、有丰富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及获奖经历。
记者还看到,在商品详情页上,某卖家贴出疑似与买家的微信对话截图,对方因卖家代做的论文获奖而表示感谢。在商品评价栏中,有的买家提到该店的代做服务帮自己在数模竞赛上获奖,并表示自己正在找工作,希望靠这一奖项给简历加分。
尽管有明确的比赛规则,但美赛作为一项通讯竞赛,并没有范围明确的考试场地,也就很难在竞赛期间了解参赛者的举动,遵纪与否,几乎全凭参赛者自觉。
林远现供职于某数学培训机构,他回忆,数年前,在美赛举办期间,国内的数模论坛上就会出现翻译试题的帖子。后来美赛官方多次重申比赛纪律,这类帖子才逐渐消失。
陈雄达也注意到,有人会在竞赛期间开通“网络教室”,直接讲解题思路。陈雄达告诉记者,在美赛期间参加“付费交流”,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参赛者提交的论文思路相似,因而被判定为“抄袭”。
美赛主办方工作人员JohnTomicek在回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邮件中表示,他们会借助软件,对比同一赛题的所有论文的相似度,如果论文被认定为“抄袭”,会导致参赛者“取消资格”(Disqualified)。
比作弊更常见的,是比赛期间的“交流”。按照美赛官方的要求,参赛者在竞赛期间“可以利用任何非生命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但是“不得向指导教师或本团队成员以外的人寻求帮助或讨论问题”。
但上述规定显然未得到足够重视。记者在某院校官网看到一篇题为《我校学子首次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佳绩》的“喜讯”,文中配了一张几个人交谈的照片,并称这是“参赛期间教授××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
参赛者的诚信问题也令中国的数模专家感到忧心。在发表于六七年前的《告数学建模爱好者的一封信》一文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谢金星提到:“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的组织者也多次向我抱怨,他们经常会收到有关中国参赛队不遵守规则、网站帮助作弊等行为的投诉,对此类违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并对中国学生的诚信问题表示关注和担忧。”
今年新年到来之际,这名致力于推广数模竞赛多年的数学教授再次发表公开信,呼吁学生诚信参赛,他在文中提醒:参赛同学不得在竞赛期间加入或留在讨论与赛题有关问题的群(由同一参赛队的队员组成的群除外),如果参赛者所在的群内有人发布有关参考文献或者帮助理解赛题,参赛者便会“躺枪”;也不得在竞赛期间接受指导教师的任何解题指导,即使只是将论文发给指导教师寻求修改意见,也是“踩雷”了。
去年,就有大量参加国赛的队伍因“网络交流”而被取消资格。
今年4月,美赛成绩揭晓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被判定为“取消资格”(Disqualified)的论文比例从往年的1%飙升至10%。由于今年中国有两万多支参赛队,按照10%的比例计算,“取消资格”的队伍多达2000多支。
JohnTomicek在邮件中表示:“我们今年的确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比赛纪律,预计明年也会如此。”
JohnTomicek说,在竞赛期间,网络会持续受到监控,若参赛者试图通过“互助”网站或社交媒体寻求帮助,则会被判定为“取消资格”。
但一些参赛者在网上发帖称,自己比赛期间一直遵守规则,却收到了“取消资格”的结果,而且美赛官方并未对这一结果作任何解释,这令他们感到难以接受。
而这些重要信息并未出现在美赛官网上。事实上,美赛官方的“佛系”态度也是导致学生不满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美赛成绩公布后,因“取消资格”和获奖比例减半而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还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该会与美赛无关,美赛官网上却一直没有动静。
不少学生抱怨,自己给竞赛官方邮箱发邮件询问自己为何被取消资格,但没得到回应。有人在问答网站知乎上贴出美赛官方回复的邮件,邮件显示:如果参赛者想看到阅卷老师对自己论文的评价,需要为这一服务付150美元的费用。这个回复引起了更多不满。
去年,多名参赛者的信用卡在支付美赛费用后遭盗刷,盗刷事件发生数日之后,美赛官方的回应才姗姗来迟。对此,林远认为美赛官方“真的太傲慢了”。
JohnTomicek告诉记者,美赛主办方计划于今年开通一个国际性的社交媒体账号,“帮助学生和老师在美赛中获益”。
2. M01端子:M01端子通常是通过外部模拟信号控制变频器的地方。如果一个电气设备需要控制变频器并调节电机的频率和速度,那么M01端子通常会被用来输入控制信号。1. MCM端子:MCM端子通常是用来提供电机温度编码器信号的地方。温度编码器经常被用来监视电机的温度,并将相应的信息发送回变频器,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防止电机过热。
海淘包包的集美们,想要海淘MCM不知道那个海淘网站便宜,mcm去哪里买?今天小编汇总7个mac包包海淘网站,喜欢mcm包包的集美们可以收藏一下哦~!mcm在哪个海淘网买便宜?nd百货家的折扣网站,比nd更便宜,不过Nordstrom rack比nd海淘要难一些,砍单率高 Selfridges 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英国知名海淘网站,可以直邮中国,但是需要40英镑买会员更划算,他家海淘mcm包包也是不错的选择...
mcm和mk都属于奢侈品牌,因此,在购买的时候,很多消费者都犹豫不决。尤其近几年,两大品牌都进军中国市场,因此,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这两个品牌的包包哪个更好呢?mcm和mk哪个好 2、michele kors更好。设计师在纽约很著名,崇尚有线条的时尚硬朗风。我本人很喜欢。mcm包包属于什么档次 2007年MCM立足于世界时尚中心,进入了一个动态增长的时代。在米兰时装周之后,MCM同时在美国12个主要城市的Bloomingadales、Fred Segal、 Intermix以及Harrods百货商店与S
5、5 MCMZOO 兔子玩偶水桶包 喜爱MCM还有一个关键缘故,他们家在 时尚 潮流高端设计的另外,也不会忘记了少女心爆棚的小仙女们这款公仔水桶包的包身,实际上跟lv香奶奶家的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拥有兔子玩偶,虏获了大量;一般来说,仿货的整包都比较硬,不够软,但是里面是真皮的其实只看铜牌就能分辨出99%,仿的不可能和真的一模一样精致Mcm菜篮子真假对比图1白色标签#MCM必需2MCM字体特征注字母边角的大小比例3皮革标签;185x190x95cm目前mcm菜篮子只有迷你版和经典版两种尺寸,大部分都会买经典
ExtraMini、Mini。1、ExtraMini:尺寸为15x20x10cm抽绳包系列中最小的一个尺寸,适合携带少量物品,如钱包、手机、钥匙等。2、Mini:尺寸为21x26x13cm这个尺寸比ExtraMini略大一些,可以容纳更多的物品,如书、雨伞、水瓶等。
MCM双肩包主要有5个尺寸,分别是:1. 超 mini:21cm×17.5cm×10cm,可斜挎,可双肩,超级mini,可以装下手机、小卡包,简单日常出行,再多就不行了。2. Mini:26cm×21.5cm×10.5cm,日常出街,适合装比较多东西的姐妹,水杯、伞、ipad都ok。3. 小号:33cm×26cm×13cm,很实用的尺寸,上学上班都适用,简单出游也行。
(1)对于轻微变形的包包,可以在包包里面塞入一些废报纸和旧衣服,最好塞入海绵,将包包撑满,等上一段时间,包包就能恢复原来的形状。(2)有的包包变形了,也会伴随着褶皱甚至磨损掉色问题。可以塞入旧衣服,然后用热毛巾敷软包包,让皮质软化,这样包包整形后,皮质上的折痕可以有效消除。(3)包包变形后,皮质上有磨损痕迹,针对这种情况,匠匠建议大家可以在撑包包的过程中,在包包皮面涂抹护理油,对包包进行补色补伤修复,可以有效消除磨损痕迹。
这次晒的是年初在韩国免税店购入的MCM新款小背包(至少店员是这么告诉奴家的)。奴家是在韩国免税店入手的,那时价钱大概是4000人民币。年初去台湾的时候,同样的包包大概是6000人民币,四月份在香港看到时价钱大概是6800港币。不过据说韩国MCM统一涨价了,刚刚在某宝查的价钱都在4500左右。看到评论很多问是不是皮的...... 奴家只能说,这款包包的说明上写的是均为皮革制,并且导购也很明确的说是皮的,并告诉要注意保养,因为淡色皮革很容易染色。可塑,经典款就不知道了,闺蜜买的都是皮的,所以奴家就以为MCM家
·今天再给大家展示一下他的肩带该怎么去调整,我这个是调节好的。然后大家在收到包包,你们就是自己在入手。这款包包的时候原始肩带是扣在这个包包两侧的。给你们展示一下这款包具的一定不要背太长,我建议有一些小仙女是背上去已经垂到就是大腿了,垂的会比较长,更建议你们去把它背短一点。这款包把链条扣在这边,同时可以看到我把它拉过来就可以直接去把它背成一个斜跨的背法的。而且对于小个子女生这样去调节肩带,包身背上去长度是刚刚好。我多次强调在腰胯的位置背上去会显得整个人的身形比例会更加的好,更优秀一点。
胸前烫钻的熊是什么品牌奢侈品 3、不是。根据查询拉夫劳伦官网显示,拉夫劳伦在中国不算奢侈品,只是一款普通外国服饰品牌。这个品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不算是奢侈品,整体的定价并不算昂贵。5、达菲熊的诞生:最早,这只小熊是作为一个开业限时供应的纪念品,出现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名为“Once Upon a Toy”商店里,名字也不叫达菲,而是就叫“迪士尼小熊”,上架之后反响平平,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便宜。1、蔻驰在日本没有太大的价格优惠,和国内相比,价格价格差距不大,略有便宜。2、COACH,又称蔻驰,是1941年创立于美国的时尚品牌。总部位于纽约,它为男士、女士提供精致配饰与礼品,产品系列包括女士手袋、男士包款、男士及女士小皮具、鞋履、服饰、手表、旅行用品、围巾、太阳眼镜、香水、时尚首饰等。
首先看下书包的背带 会印有2个MCM 而且买包的时候会赠有一个黑色的小信封 里面是写MCM的简介。再者摸铆钉的质量是不是很光滑很有质地 而且买MCM会有一个专门的MCM白色布袋。 我目测你同学送你的是假的 除非是富二代送你 这样的包要卖2000-3000不等。哪个同学会送正品啊。MCM太非主流了,纪梵希皮的书包还不错,小鹿和狗头印花的书包有点浮夸,我觉得Alexander Wang的背包特别好看虽然在国外价格也只有七八千,还有就是saint laurent的皮包或者Valentino的包很帅,再贵一点就是
mcm兔子抽绳水桶包 今天,奢易买就给大家分享MCM兔子水桶包一眼辨别真假超简单的小方法。MCM兔子水桶包,个性十足,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 正品兔头脸颊有弧度,鼻子眼睛居中,自然协调,整体呆萌,惹人喜爱。正品走线细密,线条颜色与包包皮子颜色一致,整体协调。仿品兔头脸颊浑圆,鼻子眼睛偏上,整体不协调。仿品走线松散,线条颜色浅,偏白,与包包颜色不协调。
F-86双发野马应用于日本的美国第五空军总部,并被投入了始于1950年6月25日的朝鲜战争中。战争中的第一次空中歼敌记录是在1950年6月27日由上尉飞行员威廉·哈德逊和上尉雷达观测员卡尔·福雷瑟驾驶一架68(全天候)战斗机中队的全黑F-82G(46-382)一起击落了一架北朝鲜的雅克-7U创造的。